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小儿喘嗽的治疗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肺炎喘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发热、咳嗽、痰涎上壅、气喘鼻煽,甚者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继发于麻疹、感冒之后,或小儿正不胜邪,亦可发生于其他疾病过程中。2治疗由于患儿体质不同,邪有风寒、风热之不同,病情有轻重深浅之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各有不同。治疗以宣肺定喘、清热化......

点击显示 收起

   肺炎喘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发热、咳嗽、痰涎上壅、气喘鼻煽,甚者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继发于麻疹、感冒之后,或小儿正不胜邪,亦可发生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生,且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病情愈重。

  1 病因病机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又肺主气,为水之上源,司皮毛之开阖,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其性以降下为顺,上升为逆,如邪气闭阻于肺、肺络失于宣畅,则水液输化无权,留阻肺络,凝而为痰。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而见喘嗽。如果邪热内盛,热从火化,内陷心包,则见昏迷、狂乱、抽搐等症。

  2 治疗
    
  由于患儿体质不同,邪有风寒、风热之不同,病情有轻重深浅之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各有不同。治疗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痰多者首应涤痰,喘甚者予以平喘,肺热者宜清泄肺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则宜补气养阴。各种病证则应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施治。
   
  2.1 风寒闭肺
   
  2.1.1 临床表现 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质不红,指纹多在风关显青色或脉浮紧。年龄较大之患儿常自诉恶寒体痛。

  2.1.2 治则 辛温开窍。
   
  2.1.3 方药 三拗汤合葱豉汤,或用华盖散。

  2.2 风热闭肺
   
  2.2.1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咳嗽气促,口渴痰多,咽部红赤,微有汗出,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紧,此为轻证。若为重证,则见高热持续不退,咳嗽频频,气喘鼻煽、涕泪俱无,鼻中干燥,喉中痰鸣,烦渴,面色红赤,小便黄少,大便不畅,舌质红而干,苔黄,脉象浮数而滑。
   
  2.2.2 治则 轻证以辛凉轻剂,宣肺化痰。重证以辛凉重剂,化痰定喘。
   
  2.2.3 方药 轻证用银翘散,重证用麻杏石甘汤。

  3 对症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畅通 患儿因高热、喘促、饮食减少等,容易导致分泌物黏稠,难以咯出,可阻塞气道。笔者的处理方法是:为患儿拍背,从肺底部向上轻轻拍打。合作者给予蒸汽吸入,鼓励患儿咳嗽。临床证明效果良好。由于护理得当,笔者收治的数百例患儿,无一例发生气道阻塞。
   
  3.2 出现呼吸困难、喘嗽、紫绀情况 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师处理,也可针刺定喘、肺俞、膻中等穴,以控制喘促。
   
  3.3 咳嗽频繁者 注意咳嗽的时间、痰液的量、色、质,必要时留标本送检,以助诊断和治疗。
   
  3.4 高热者 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也可针刺或按摩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注意降温,应平缓。汗出多者,用干毛巾擦拭,以免受凉。
   
  3.5 加强病情观察 注意神志、面色、指纹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年龄,严格掌握补液速度,防止水钠潴留,引起肺水肿及心衰。
   
  3.6 肺炎喘嗽后期出现痰多缠绵不愈或两肺音经久不息 笔者多采用敷贴法进行治疗。即用白芥子末、面粉各30g,用食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贴在背部两侧肺俞穴或湿音明显处,每天1次,每次15~20min,连敷3~5天。小儿皮肤娇嫩,敷前须用凡士林涂抹皮肤,以免药物刺激起泡。敷贴治疗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敷贴处皮肤,若充血明显,潮红范围大,须暂停治疗。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271600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小儿科

作者: 石振云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