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走出新生儿护理的误区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新生儿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他们刚刚脱离母体那舒适的宫腔,来到这个喧闹纷杂的世界,在各个方面适应性都非常差,尤其是抵抗力。要使新生儿能尽快地适应环境,健康地成长,主要靠精心护理,而在我国传统的习惯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走出误区。1不能将新生儿捆绑许多家长都把新生儿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他们刚刚脱离母体那舒适的宫腔,来到这个喧闹纷杂的世界,在各个方面适应性都非常差,尤其是抵抗力。要使新生儿能尽快地适应环境,健康地成长,主要靠精心护理,而在我国传统的习惯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走出误区。

  1 不能将新生儿捆绑
    
  许多家长都把新生儿用包布或棉被包得严严的,捆得紧紧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不少新生儿难逃这种“五花大绑”式的“保护”。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怕孩子长成“X”型或“O”型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把新生儿捆起来,使其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呼吸和活动,妨碍包裹内湿热的消散,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也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因为在新生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为了适应环境和更好地活动,有利于发育,他是呈弯曲的、椭圆形的球体形。出生后,他仍保持这种屈曲状态。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加以纠正。那些“O”型、“X”型腿,并非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捆绑形成,是因为缺钙、患佝偻病所留下来的后遗症。新生儿的小腿有一点弯曲是正常的生理性弯曲,与佝偻病引起的弯曲是有区别的,并且佝偻病引起的下肢弯曲大都在1岁后出现。

  2 “马牙、板牙”挑不得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其口腔中牙龈部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的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有时见白色斑块,隐约见于齿龈黏膜下,此为黏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它们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但有些母亲育儿不科学,以为是病,甚至用针挑,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比较柔嫩,唾液分泌又少,容易损伤而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因此,千万不可挑“马牙、板牙”。

  3 “螳螂嘴”割不得
    
  每个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对吸奶有利,属生理现象。但在个别地区俗称“螳螂嘴”,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而加以挑割,而招致感染、败血症。因此,“螳螂嘴”割不得。

  4 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5 适宜时机剃胎发
    
  新生儿何时理胎发好?有的人认为100天内剃发孩子会长病,这显然没有科学道理。还有的人认为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长得黑。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但并不一定黑,头发黑与黄主要决定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不是像父亲,就是像母亲。因此,剃胎发早些晚些都可以,不存在过多利弊。
    
  6 洗澡后臀部、大腿根处不宜用滑石粉
    
  众所周知,婴儿洗完澡后,为了减少皮肤皱折处的水分刺激,要在一些部位,如颈部、腋下、后背等处涂些滑石粉。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臀部、大腿根处也涂上,这就不对了。因为在这些部位的滑石粉可吸取尿液紧贴皮肤引起刺激而产生红臀和尿布皮疹等。所以,这两个部位不能涂滑石粉,而应涂以油脂保护皮肤、隔离尿液刺激。

  7 3h喂奶1次不科学
    
  理论上,母乳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为3h左右,故3h喂奶1次是可以的。但这种做法,却忽视了小儿和母体的个体差异。把所有的母亲和婴儿都放在同一标准下,如果机械地照搬,势必给部分母亲和婴儿都带来不利。所以要采用不定时按需喂养。采用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又使母亲经常得到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反射性引起体内催乳素的产生,增加乳汁的分泌。吸吮次数越多,愈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编辑朝 颜)

  作者单位:250117山东省济南市结核病防治院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学校(△ 通讯作者)

作者: 陈普云刘凌霄高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