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分析与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院儿科近2年来也开始应用并逐渐推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便于临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通过临床观察,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不太令人满......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院儿科近2年来也开始应用并逐渐推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便于临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通过临床观察,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不太令人满意。现将我院儿科2004年6月~2005年4月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以及分析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22~24G头皮式留置针,使用人数共计190例。保留时间6~7天5例(占3%),3例为新生儿,留置部位其中2例为头皮静脉,1例为贵要静脉,其余2例分别为8个月和13个月婴儿,保留部位均为头皮正中静脉;保留3~5天65例(34%),其中32例为6~14岁儿童,部位为手背和前臂静脉,其余33例中21例为新生儿,12例为1~6个月小婴儿,部位均为头皮静脉;保留1~2天的101例(53%),2~5岁82例,其中76例穿刺部位为手背和前臂,6例为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其余19例为1~2岁患儿,部位是头皮静脉;还有19例(10%)患儿保留时间不到1天,各年龄段都有,部位及原因也各不相同。

  2  留置针保留失败的原因及分析

  2.1  药液外渗造成局部硬结、肿胀  (1)输入高渗性溶液和血管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钙剂、多巴胺等药物反复使用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药液外渗。(2)危重症患儿长期不间断输液,局部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药液刺激血管壁造成损伤致药液外渗。(3)新生儿本身血管通透性比较高,管径细。(4)穿刺部位在关节处或者穿刺肢体受压引起。

  2.2  局部静脉炎  (1)静脉穿刺时,消毒不严密,未按正规要求操作。(2)1次穿刺不成功,穿刺针重复使用,造成污染。(3)留置针导管部分脱出后又送进血管内。(4)最后1组液体为高渗性、血管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葡萄糖酸钙等,药液在局部刺激引起静脉炎。

  2.3  针头脱出  (1)固定不牢固。患儿因哭闹出汗使穿刺部位潮湿不易固定,头皮静脉穿刺者,头皮污垢及头发渣等也是固定不牢的因素。(2)陪护看管不周,患儿将留置针拔出。(3)穿刺导管没有完全进入血管,甚至有部分露出在皮肤外。

  2.4  留置针导管堵塞  (1)导管扭曲、反折。多发生在关节部位,由于肢体活动过度或受压使留置针导管在进血管处发生反折导致堵塞。(2)封管不正确。在推注封管液时速度过快,液量过少,没做到正压封管,使血液容易回流至导管内。(3)冲管时间间隔太长,致使血液凝固,堵塞管腔。

  3  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较其他成人科室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儿血管较成人细,静脉穿刺难度大,加之小儿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留置针是否能成功保留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在平时工作中的摸索与改进,近2个月我科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较以前平均延长了2天,家属满意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3.1  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让家属对静脉留置针有理性认识,讲解套管针的作用与用途,与普通头皮钢针的不同点及给患儿能带来哪些实惠,取得家属的信任与合作,是保证套管针成功留置的前提。

  3.2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留置针的型号  (1)2岁以下的孩子选用24G,部位尽量选择头皮静脉,以正中静脉和颞侧静脉为佳,因其血管径大,比较直,容易穿刺和固定。(2)5岁以上患儿采用肢体静脉,原则是能选上肢不选下肢,避开关节部位,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以手背和前臂静脉为主,型号可以是22G和24G。(3)3~5岁患儿根据病情需要和家属意愿酌情使用留置针,因该年龄段患儿活泼好动,配合能力差,留置针较难保留。型号以24G为宜,最好选用贵要静脉,必要时以纱布和夹板固定。

  3.3  预防静脉炎  (1)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范围8cm×8cm以上,提高穿刺技术,避免重复穿刺,针尖部位要以酒精棉签覆盖。(2)认真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和有效期。(3)输完最后1组液后,常规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后封管,防止高渗性溶液在局部存留。输注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均应用生理盐水冲洗。(4)输液过程中,持续湿热敷穿刺肢体,每2h一次,每次20min。热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快静脉回流。(5)持续输液者,每天要更换一次性吊桶。

  3.4  防止导管堵塞  (1)正确封管。封管液选用生理盐水,不用葡萄糖和肝素。输液完毕将头皮针拔出只剩针尖,用5ml生理盐水边推边退,将管内残存的液体全部推入血管中,生理盐水推完后方可拔出头皮针,使整个导管内充满封管液,确保正压封管。(2)6~8h封管1次,保持导管通畅。遇阻力较大时,可以用1ml注射器冲管,速度不宜过快。(3)随时观察输液情况,及时加药,保证输液通畅。

  3.5  防止导管脱出  (1)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便于固定。(2)穿刺导管要完全进入血管,避免部分导管露在皮肤外面。(3)合理固定导管,使用专用贴膜,对于烦躁不安、抽搐及不能配合的患儿,用贴膜和胶布双重固定,必要时使用夹板。

  作者单位: 073000 河北定州,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105医院儿科

  (编辑:邹  晔)

作者: 潘君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