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佝偻病是儿童中常见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我们对来院门诊的3岁以下儿童进行佝偻病调查。2004年4~7月期间调查了1328例,现将发病结果分析报告如下。其中集体儿童512例,散居儿童81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佝偻病是儿童中常见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我们对来院门诊的3岁以下儿童进行佝偻病调查。2004年4~7月期间调查了1328例,现将发病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对象,1岁以前3个月为一组,1~2岁每半岁为一组,2~3岁为一组,共分7个年龄组。其中集体儿童512例,散居儿童816例。

  按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修改稿所制定的各项诊断标准,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详细问诊,了解小儿出生史、喂养史、疾病史及生活条件、生长发育情况,并填写统一表格,进行综合诊断。

  2  结果

  2.1  集体儿童、散居儿童的患病率  见表1。

  表1  集体儿童、散居儿童发病情况 略

    表1中可以看出儿童的发病率为24.6%,散居儿童的发病率为39.95%,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各年龄组的患病率  见表2。

  表2  各年龄组的患病率  (略)

    从表中可以看出,年龄小发病率高,尤以9月龄内发病率较高。1岁以上的小儿发病主率明显减低。笔者认为这和9月龄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及出生在冬春季有关。

  3  讨论

  3.1  年龄、早产及双胞胎与发病关系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12个月以内的婴儿患病率最高,同时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婴儿患病率亦显著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婴儿。早产及双胞胎同样如此。因为早产及双胞胎体内储存钙、磷不足,同时肝脏发育不健全,肝内25-羟胆固醇量低,加上生长发育速度快,故易发生佝偻病,为了降低发病率,对早产儿及双胞胎儿出生后1周即可开始补给维生素D,以防佝偻病的发生。

  3.2  户外活动、光照时间与发病关系  从资料中看出户外活动、光照时间每日超过2h的婴儿发病率显著低于光照时间少于2h的。这是因为接受日光照射可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供应用。因此,晒太阳及户外活动是预防佝偻病的有效措施。

  3.3  多发病与佝偻病的关系  从调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佝偻病的发病与呼吸道感染及消化不良有关。尤以消化不良与佝偻病的关系密切,因为患佝偻病的儿童体质较弱,免疫功能低,易受到感染,且感染后又易迁延不愈,使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所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要积极治疗佝偻病。

  3.4  佝偻病与喂养关系  母乳喂养儿的发病率较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为低。提示母乳喂养可减少发病,这是因为:(1)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2)母乳中含有水溶性维生素D。(3)母乳中有丰富的IgA及各种免疫物质对婴儿有防病作用。

  3.5  诊断方面  来院门诊的儿童多数因睡眠不安、多汗等症状来体检的,体检中发现方颅、枕秃、出牙迟延等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半岁以内以枕秃为多。半岁以后方颅为多,10个月仍未出牙或者出牙数目少。以综合诊断方法较为完善,结合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为诊断佝偻病的重要指征。

  4  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佝偻病的防治工作应注意抓早、抓小、抓彻底,广泛地开展卫生宣传工作,特别是宣传合理喂养,加强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做好婴儿的合理喂养工作,特别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儿更要注意辅食的添加,及时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辅食。鼓励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进一步做好妇女孕期卫生保健工作,特别是围产期保健,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双胞胎儿列入体弱儿管理。对孕妇及婴儿均需采取预防服药等方法,及早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我们认识到儿保门诊的重要性,能使这一多发病得到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进展和后遗症的发生。同时也相对减少了上感、支气管炎、婴幼儿腹泻等多发病发生。

  作者单位: 271500 山东东平,东平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李梅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