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35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亦称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现将我院儿科近10年间收治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2讨论某些药物在其中毒过程中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敏感,可产生一系列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即锥体外系反应),根据用药后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分急性和迟发性两种,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引起急性......

点击显示 收起

     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亦称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现将我院儿科近10年间收治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7个月~12岁。其中,胃复安反应28例,泰必利1例,氯丙嗪1例,氟哌啶醇3例,奋乃静2例。用药1~3次出现症状19例,4~6次13例,3例服用氟哌啶醇6~8天在增加药物剂量时方出现症状。表现为斜颈25例,颈后仰10例,双眼斜视10例,上视14例,面部表情怪异6例,异常姿势4例,语言不清2例,角弓反张1例,焦虑紧张8例,不能静坐9例,以上症状可有1种或多种表现同时存在。

  1.2  治疗与结果 

  首先对导致反应的药物予以停药或减量,8例轻症患儿未给予特殊处理则自行恢复,18例给予东莨菪碱肌注,4例肌注苯海拉明或口服,4例给予安定静注或口服。结果32例于3~24h症状消失,3例服用氟哌啶醇患儿在减量并给予相应治疗后36~96h症状缓解。

  2  讨论

  某些药物在其中毒过程中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敏感,可产生一系列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即锥体外系反应),根据用药后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分急性和迟发性两种,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常见药物主要有某些抗精神病药和止吐药胃复安,前者较常见有氟哌啶醇(丁酰苯类)、氯丙嗪(吩噻嗪类)、奋乃静(哌嗪类)、丙米嗪(三环类)、泰必利(其他类抗精神失常药),其他如:盐酸氟桂利嗪、利血平等亦可引起。本组资料与近年文献报道的以胃复安和氟哌啶醇发病率较高相一致。

  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反应机制:机体支配运动系统的中枢神经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前者主要支配机体的随意运动,而锥体外系则协助锥体系完成随意运动,并在维持肌张力方面起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包括:(1)固定关节、调节肌张力、稳定姿势,为随意运动做准备;(2)完成复杂非条件反射;(3)完成大脑皮质下放的随意运动,如游泳、滑冰、做体操等。锥体外系的灰质部分由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等组成。已知这些结构中存在着3种重要的神经介质:(1)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2)乙酰胆碱(Ach);(3)γ-氨基丁酸(GABA)。正常情况下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锥体外系的功能活动。当某些因素(如药物)等影响了它们之间的平衡,并多与阻断DA受体或抑制儿茶酚胺和5-HT的再摄取有关,从而可出现一系列锥体外系功能紊乱的症状。本组资料显示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和程度与用药剂量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均有关。
诊断及治疗:凡临床上遇到下述症状者:斜项、颈后仰、两眼上视、斜视、面部表情怪异、四肢异常姿势、站立不稳、语言不清、焦虑紧张等表现,结合用药史,一般即可诊断。但应注意与破伤风、癔症、惊厥、脑炎等疾病的鉴别。治疗上首先将导致反应的药物停药或减量,轻症可自行恢复;症状明显者,可给予安定或中枢性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治疗,一般均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作者单位: 045000 山西阳泉,阳泉市阳煤集团总院儿科

  (编辑:丁剑辉)

  (收稿日期:2005-10-12)    

 

作者: 姚喜梅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