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误诊3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早期先天性梅毒多数在生后5周内发病。由于过去发病率低,对该病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近2年误诊的3例患儿情况介绍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早期先天性梅毒多数在生后5周内发病。由于过去发病率低,对该病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近2年误诊的3例患儿情况介绍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患儿,男,天龄14天,出生体重3.0kg,系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为打工仔,否认性病史。患儿生后4天起病,全身皮肤出现脓疱疮,在当地给予抗感染治疗无好转并进行性加重,10天后转入我院。入院时躯干、四肢皮肤散在脓疱疹,脓液稀薄,疱壁薄,并很快破溃,脓疱基底凹陷。患儿精神好、吃奶好,无发热、咳嗽等;体重增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20×109/L,CRP 90mg/L;肝功能GPT正常,血培养及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后给予床边隔离,西力欣静脉滴注,每日2次;局部换药(合霉素、氯霉素涂剂外擦)。治疗1周脓疱皮损症状无明显好转。查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阳性。确诊为梅毒,改用青霉素治疗,皮肤病灶明显好转,15天后临床治愈出院。追查其父母血梅毒抗体结果均阳性。

  例2,患儿,男,天龄7天,出生体重2.8kg。系第2胎第2产,顺产出生。父母为私企老板。否认性病病史。患儿出生时四肢有少许脓疱疮,渐漫延至躯干。患儿体温正常,吃奶好,无呕吐,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7.3×109/L,中性粒细胞17.8%;血小板数正常;肝功能GPT正常,脓疱液及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胸部X线片无异常。以“新生儿脓疱疮、败血症?”给予凯福隆(头孢三代)抗感染及局部换药、床边隔离等,治疗1周皮诊无减少并继续增加。查梅毒螺旋体抗体(TP)结果呈阳性。诊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改用青霉素治疗,病情渐好转致痊愈出院。父母拒绝梅毒检查。

  例3,患儿,男,天龄10天,第1胎孕36+3周,顺产,出生体重2.85kg。父母为打工仔,其母曾患妇科病(具体不详)。患儿因“皮肤出血点、血小板减少1周”就诊。入院时体温正常,全身皮肤散在暗红及鲜红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血小板67.0×109/L;肝功能ALT 52u/L,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给予更昔洛韦及其他对症治疗,症状渐缓解至痊愈出院。患儿生后29天,因“发热、咳嗽2天”再次入住我院。查体:体温37.6℃,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糙,无明显啰音。肝脏肋下2.0cm,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弥漫性脱屑,手掌及足底大片状脱皮。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1.8×109/L,中性粒细胞18.0%,血小板计数正常,血红蛋白(Hb)68.0g/L,红细胞压积(HCT)20.5%,CRP 3.5mg/L;血气分析PaO2 48mmHg;肝功能ALT 45.0u/L,TBIL 83.0μmol/L,DBIL GGT 53.6μmol/L;心肌酶谱LDH-L 42.4u/L,CK 97.0u/L。痰培养:阴沟杆菌生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示:心室间隔缺损;胸部X线片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肺气肿;长骨X线片双侧胫骨及胫骨干骺端模糊粗糙,呈锯齿状改变,生长透亮带显示增宽,双侧股骨、胫骨骨干见骨膜反应;患儿及其父母梅毒螺旋体抗体(TP)均阳性。确诊后,家长放弃治疗出院。

  2  讨论

  据文献报道[1],性传播疾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先天性梅毒包括早期先天性梅毒(出生前到生后2年发病)、晚期先天性梅毒和先天性潜伏梅毒。先天性梅毒患者的分泌物、体液中含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2],且患病新生儿的表现不典型,若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漏诊,从而造成梅毒的传播和蔓延。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而本组例1、例2患儿均只有皮肤脓疱疮(梅毒性天疱疮)表现,其他主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出生体重及生后体重增长亦正常,因而忽视了该病的检查。例3第一次住院时为无症状隐性梅毒,因未及时诊断至生后1月余才确诊,并伴随有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膜炎、干骺炎、肝功能损害、心肌酶谱及CK异常升高等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父母又不愿主动提供性病病史,给及时诊断造成困难。因此,为了预防早期先天性梅毒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在接诊时要注意到:(1)详细询问病史,父母是否有性病病史;(2)在处理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性疾病时,除常规检查TORCH外,还应该检查梅毒抗体(TP),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首选用药问题,在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未出来之前,还是应该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的疗效已肯定,目前还没有发现耐药情况。该3例患儿若首选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也许会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其他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4)有明显感染病灶及感染中毒症状的患儿其分泌物及血培养均阴性时,应考虑其他非普通细菌感染,如抗酸杆菌、梅毒螺旋体感染等。分泌物涂片、组织学检查等有助早期确诊。肺部有感染者加拍长骨X线片;(5)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至临床症状缓解,定期复查梅毒TP线转阴。该3例患儿均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头颅B超正常。是否有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潘小梅.先天性梅毒36例.新生儿科杂志,2003,1(18):30-32.

  2  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2.

  作者单位: 1 430016 湖北武汉,武汉市儿童医院

        2 湖北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
  
  (编辑:丁剑辉)

作者: 孙金枝,彭显亮,蔡宝珍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