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急性中毒86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儿的预防抢救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各种急性中毒病例86例,采取综合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小儿各种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中毒途径、中毒特点、各种预后和进行及时正确诊断的方法和步骤。结论急性中毒患儿经积极地预防、抢救,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关键词】急性中毒。...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患儿的预防抢救及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各种急性中毒病例86例,采取综合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小儿各种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中毒途径、中毒特点、各种预后和进行及时正确诊断的方法和步骤。结果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抢救和治疗措施,对本地区从事儿科医疗的卫生技术人员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结论  急性中毒患儿经积极地预防、抢救,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  急性中毒;毒物;抢救;特效解毒剂

    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家庭备药逐渐普遍,而有些家长疏忽,家中小儿活动范围较广泛,且好奇、好动,年幼无知,又缺乏生活经验,且接触毒物机会多,对机体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儿易造成损伤,使急性中毒时有发生,现将我科于1993年5月~2005年5月收治86例急性中毒患儿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86例,其中男42例,女44例;<1岁4例,1~3岁49例,4~7岁18例,8~14岁15例。经消化道食入67例,呼吸道吸入14例,皮肤接触5例,其中故意食入者4例。药物中毒51例(主要为有机磷、灭鼠药、氨基糖苷类、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等),有毒植物中毒25例(洋金花、黑白丑、曼陀罗),CO中毒6例,其他4例。来院时间长短不一,最快者不足30min,最长者3天,临床表现也轻重不一,极重者11例,死亡1例,遗留精神异常1例。

  1.2  中毒原因 

  (1)误服:小儿年幼无知,常把糖衣药片误认为糖丸吞服;或食入有毒野生植物;有的家庭农药放的位置明显,小儿自己吞服;或农药放入用过的药瓶中,家长给小儿误服,此类中毒56例占65.1%。(2)错误地应用杀虫剂,喷洒内衣或涂抹体表而导致中毒共5例占5.8%。(3)家长喷洒农药灭虫灭蚊等,小儿未进行防护,而呼吸道吸收中毒14例占16.3%。(4)家长擅自给小儿服成年人药,而致中毒5例。(5)医务人员开处方时计算失误,或司药人员发放药物时未核对好剂量2例。(6)轻生与无知,因与家长或老师生气,产生轻生念头,企图服毒自杀4例。

  1.3  诊治经过

  1.3.1  判断中毒 

  急性中毒的诊断,又易又难,患儿或家长如能告知中毒经过或来院时已经出现典型的症状(如有机磷中毒时多汗、分泌物多、瞳孔小、肌颤等)则诊断极易,否则,由于中毒种类极多,症状及体征往往没有特异表现,加上家长有时不了解情况,患儿不会陈述病情,诊断有时极为困难,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决定是否为中毒:(1)集体同时或先后发病,症状相似者;(2)难于诊断或诊断不明的者;(3)病史不明,症状与体征不符,或各种病象不能用同一种病解释;(4)对病人进行“有效治疗”而收不到应有效果时;(5)患儿具有某种中毒的迹象。根据以上几点,如疑为中毒,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诊断:(1)详细询问第一发现人,患儿病前饮食情况、生活内容、活动范围、家长职业、环境中有无有毒物品,特别是杀虫、杀鼠药,常备药有无变动或缺少,以及同伴小儿是否同时患病,对大孩子要了解近期有无情绪波动,行为异常。(2)体检时要注意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症状、体征,同时需要留心衣服上、皮肤上是否有毒物,口袋中是否留有毒物。(3)仔细检查呕吐物,洗胃液或粪便中有无毒物残渣,尽可能做毒物检验。(4)对原因不明的抽搐、昏迷、嗜睡、烦躁等要考虑急性中毒。(5)若症状符合某种中毒,而问不出中毒史,可用该种毒物的特效解毒药作为诊断性治疗。如果已知道是中毒患儿,应弄清毒物名称、用量、经历时间,及处理病情变化过程,以便估计毒物存留、吸收、排泄情况而进行处理。

  1.3.2  治疗 

  一般分为5个步骤:(1)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在所有急性中毒患儿中,经消化道中毒占绝大多数,只要不是服药时间过长(超过6h)[1]。均应立即催吐洗胃(严重腐蚀性毒物中毒例外),洗胃尽量根据毒物性质决定,如不能确定毒物性质,则用清水一直洗胃到清水无味为止,对昏迷惊厥、哭闹厉害小儿,要特别注意侧卧,头稍低位,固定好,防止吸入。洗胃完毕,注入适当泻剂。如中毒时间较久,毒物主要存留于肠,应进行灌肠,直到洗出液变清为止,以使毒物尽快排出,减少再吸收。如果由皮肤吸收中毒者,应立即换掉原有衣服,洗净身体,经呼吸道吸入者,要立即脱离原环境,转移到新鲜空气中。(2)阻止毒物吸收。在催吐洗胃当中或其后,适当给予拮抗剂,直接与未被吸收的毒物发生作用,以减低毒性,防止吸收。常用的有:化学中和作用,如强酸用弱碱中和,强碱用弱酸中和,强碱和强酸也可用牛奶、豆浆、蛋清等中和;另外,也可应用吸附剂、黏膜保护剂,例如:牛奶或蛋清可保护胃肠黏膜,对金属能使之沉淀,不易吸收,活性炭可吸附毒物阻止吸收,于洗胃后灌入。(3)促使已吸收的毒物加快排出,毒物吸收后,多由肝脏解毒,或由肾脏排出,或由胆管随粪便排出,少数由肺脏、汗腺排出。因此,可静点5%~10%葡萄糖注射液适当加入维生素C、肝太乐等保肝药,同时给予利尿药。对于呼吸道吸收中毒的患儿,可适当吸氧,均可利于毒物排泄,有条件的地方,对危重病儿可进行各种透析疗法[2]。(4)特效解毒剂的应用:对于已经明确中毒原因的患儿,及时应用特效解毒剂,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机磷中毒应用阿托品、解磷定、亚硝酸盐中毒应用美蓝,阿托品中毒应用毛果芸香碱等。(5)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很重要,因为中毒后解毒或应用特效解毒药都需要一定时间,而各种严重症状如惊厥、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若不及时处理,随时可危及生命,使患儿失去解救时机,所以要针对症状,采取适当措施如:镇静、止痛、纠正脱水、酸中毒、抗休克、抢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预防感染等,以支持患儿渡过危险期,特别是中毒原因不明或没有特效解毒药治疗的情况,全靠对症治疗拯救患儿。

  另外,在对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精心护理,细致观察,以便能及时发现新的症状,给予及时处理。

  2  讨论

  综上所述,急性中毒在儿科并不少见。它给儿童及家庭带来不可避免的身心损害以及经济损失,给医疗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困难,如果给予充分预防救治,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避免急性意外中毒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家庭药品及农药保管,应妥善存放,防止小儿自取误食。(2)家长切勿随便给小儿用药,更不要将农药随便应用于小儿。(3)教育小儿不要随便采食野生植物。(4)医务人员为小儿治疗,要认真计算药量,教清用法,切勿过量。

  【参考资料】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94.

  2  李齐岳.现代儿科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4.

  作者单位: 101500 北京,北京密云县医院儿科

  (编辑:陈沁)

  (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 雷书兰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