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季节与小儿麻醉期间的体温变化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为保证围术期小儿麻醉的顺利进行,观察季节对小儿麻醉期间的体温变化与麻醉方法等的相互关系。我院对50例不同年龄的患儿进行术中体温监测。发现寒冷的冬季体温无明显变化,而秋季体温则有明显的下降。气管内麻醉体温无明显变化,椎管内麻醉体温则有明显下降。...

点击显示 收起

  为保证围术期小儿麻醉的顺利进行,观察季节对小儿麻醉期间的体温变化与麻醉方法等的相互关系。我院对50例不同年龄的患儿进行术中体温监测。发现寒冷的冬季体温无明显变化,而秋季体温则有明显的下降;气管内麻醉体温无明显变化,椎管内麻醉体温则有明显下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1月~2003年12月,不同年龄、不同麻醉方法患儿50例。年龄11天~12岁,其中<1岁15例,1~3岁11例,3~6岁16例,>6岁8例。体重3~40kg,<10kg 20例,>10kg 30例。胸腔手术4例,胆肠手术10例,肾脏手术5例,颈部手术9例,肢体手术3例,尿道整形手术5例,阴茎、睾丸矫形术10例,口腔手术4例。

  1.2  麻醉方法  气管内麻醉30例,椎管内麻醉20例,冬、春季为中心供暖,手术中室内温度基本控制在24℃~26℃;夏秋季为自然室温。患儿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安定0.2~0.3mg/kg肌注。用美国马奎PASH3000型多参数彩色仪监测SpO2、ECG、BP和R,连续监测以下时点的直肠温度:以病房中最后一次为基本值,麻醉后即刻记录,以后每隔30min记录1次至结束。

  2  结果

  2.1  患儿在不同季节手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变化  见图1。麻醉过程中体温变化幅度分别为春季-0.25℃,夏季+0.52℃,秋季-0.67℃,冬季+0.38℃。春、秋两季体温均下降,秋季下降的幅度最低;夏、冬两季体温均上升,夏季上升的幅度最高。

  图1  不同季节患儿在麻醉期间体温的变化曲线 略

  2.2  椎管内麻醉和气管内麻醉体温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  见图2。椎管内麻醉体温下降0.21℃,气管内麻醉体温下降0.11℃,但90min后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均渐趋于平稳。

  图2  不同麻醉方法在患儿麻醉期间体温的变化曲线 略

  3  讨论

  小儿体温中枢发育未健全[1],麻醉期间体温改变幅度大,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除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不同的麻醉药外,与季节变化均有关系。一般麻醉期间体温下降较常见,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麻醉状态下增加散热,大手术丢失热量多等,更易出现体温下降现象,故应交替输入葡萄糖及平衡液给予提供热量。并通过中心供暖,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以符合手术室温度(24℃~26℃)的要求。

  气管内麻醉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受抑,生理干扰大,代谢下降,加上肌松药的应用使皮肤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用肌松药可以消除寒颤反应,铺敷完毕,手术开始以后,缓缓上升(如图2所显示)。气管内麻醉体温下降波动不大。

  椎管内麻醉麻药高峰期,加上皮肤消毒和身体暴露都会使体温下降,是冷感受器受到刺激,经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将使肌肉收缩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平衡。本组资料记录证实,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当手术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椎管内麻醉患儿体温下降较气管内麻醉更为明显,这对患儿是不利的,应注意预防。

  近年来,小儿手术麻醉很重视体温的监测,同时与血压、脉搏和呼吸也可作为麻醉期间定时监测内容。因此,麻醉期间应保持室温25℃,手术台放保温毯,四肢应用棉垫包裹,防止散热。不宜输注较凉的液体,应略加温后输入。当体温降至较低点时,应积极采取保温措施,通过环境温度使体温上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付月珍,马家骏.小儿麻醉期间的体温下降.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6):353.

  作者单位: 550002 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编辑:商  洁)

作者: 韦明芬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