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儿童龋齿致病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病之一,是牙体硬组织逐渐崩解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都发生变化。0~6岁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由于其饮食习惯的特殊性和正常口腔卫生习惯未完全确立,因此,该阶段成为儿童龋病高发的易感阶段。1儿童龋病临床表现的4个阶段1。4静止期静止期龋齿病损呈深棕色至黑色。...

点击显示 收起

  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病之一,是牙体硬组织逐渐崩解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都发生变化。0~6岁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由于其饮食习惯的特殊性和正常口腔卫生习惯未完全确立,因此,该阶段成为儿童龋病高发的易感阶段。

  1  儿童龋病临床表现的4个阶段

  1.1  浅龋  病变只在釉质内,表现为牙齿变褐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患儿无不适感。

  1.2  中龋  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引起牙痛,但可自行缓解。

  1.3  深龋  病变已达牙髓腔,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不进行治疗,细菌沿着牙根达到牙尖,会引起根尖炎,形成慢性病灶,引起牙槽骨炎、下颌骨炎、骨髓炎及全身疾病。

  1.4  静止期  静止期龋齿病损呈深棕色至黑色。

  2  儿童龋病发病的易感因素

  2.1  细菌  主要是变形链球菌。

  2.2  牙齿条件  有较深窝沟和排列不齐的牙齿,适宜细菌繁殖。

  2.3  食物残渣  容易吸附在牙齿表面和缝隙的黏性食物。

  2.4  时间  如果饭后睡前不刷牙,闭合的口腔内环境最易形成龋齿。儿童多食用黏稠性强、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的软质食物,如牛奶、糖果、饼干、蛋糕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乳牙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差,牙体组织极易受酸的作用而脱钙,产生龋洞。乳牙的牙面存在着点隙裂沟等薄弱结构,相邻的牙齿间又常存有间隙,有利于食物滞留。加上儿童年龄小,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使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给细菌繁殖、形成龋齿创造了条件。另外,儿童年龄小,自己刷牙还不能完全去除滞留在牙面上的食物软垢,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也就很容易脱钙、龋蚀,这些都形成了儿童易患龋的因素。

  3  儿童龋病的防治对策

  3.1  注意口腔卫生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尽量使牙面保持清洁。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母亲在每次喂养后,将示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蘸温开水擦洗孩子的牙面,以保护新萌出的乳牙。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开始可由家长帮助刷牙,以后逐渐训练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另外应特别注意晚上刷牙后,临睡前不能再进食。

  3.2  局部用氟  局部用氟的效果与儿童开始使用的早晚有关,对新萌出的牙齿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刚萌出的牙齿还处在继续矿化过程中,局部用氟可增进牙齿矿化、加强抗龋能力。

  3.3  窝沟封闭  人类的牙齿,特别是后牙的咬面,有点、隙、裂、沟。有些窝沟又深又窄,食物残渣和细菌菌斑容易存留在里面,因此,是龋齿的好发部位。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口腔科把酸蚀法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结合起来,形成了窝沟封闭法来消除窝沟,预防龋齿。

  3.4  坚持母乳喂养  避免儿童吸二手烟,避免儿童营养过剩。

  作者单位: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建工医院预防保健科

  (编辑:李建伟)

作者: 李宏星,雷新兰,孙爱珍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