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15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处理可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我科2002~2005年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15例,效果满意。宫内窒息9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按Apgar评分进行评定。...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处理可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我科2002~2005年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6例,女9例。其中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1例,其他为足月儿。出生体重2.5~4.2kg 14例,<2.5kg 1例。宫内窒息9例。其母妊高征5例,糖尿病1例。剖宫产9例,产钳助产3例,顺产3例。羊水均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按Apgar评分进行评定。重度窒息13例,轻度窒息2例。

     1.2  方法  胎儿娩出后立即采取迅速将新生儿仰卧于轻度头低足高位的保暖台上,采用一次性吸管尽快吸净口、咽喉、鼻内黏液,出生1min后评分0~3分迅速气管插管,继续吸净呼吸道黏液,随后加压给氧,心率慢者立即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气管滴入,效果不佳时,5min可重复1次,剂量加倍,最大量不超过1ml/kg。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明显抑制者立即给予纳洛酮0.1mg/kg气管滴入,必要时5min后可重复使用,对复苏后仍有呼吸抑制者给予纳洛酮10~15μg/(kg·h)维持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保暖、改善微循环、纠酸、支持等治疗。Apgar评分8分以上可拔除气管插管。

     2  结果

     9例在首次应用纳洛酮后平均1.5min恢复自主呼吸,3min评分8分;3例平均3min恢复自主呼吸,5min评分8分;2例在重复应用纳洛酮后5min恢复自主呼吸,7min评分8分;1例反复应用纳洛酮后15min后恢复自主呼吸,20min评分8分。

     3  讨论

     纳洛酮是合成氧吗啡酮N-丙烯基衍生物[2],又称丙烯吗啡酮,化学结构和吗啡很相似,它与3类吗啡受体均能特异拮抗,为纯吗啡受体拮抗剂,而且纳洛酮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快(为吗啡的12倍)。新生儿窒息时,因缺氧使β-内啡肽浓度增高(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引起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用纳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和中枢抑制状态,迅速逆转新生儿的无呼吸状态,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使用纳洛酮指征如下:(1)出生后无自主呼吸;(2)有明显呼吸抑制;(3)有可能为麻醉剂引起。因发现原来使用剂量每次0.01mg/kg不起作用[3],现已改为0.1mg/kg,可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气管插管滴入,可重复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37-343.

     2  王德炳,张树基,李万镇.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6-731.

     3  陈自励.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疗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71-374.

      作者单位: 201500 上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编辑:商  洁)

作者: 蔡建敏,朱正华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