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阿奇霉素对哮喘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轻、中度哮喘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BHR)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哮喘儿童30例,用皮质激素吸入(剂量为轻度哮喘50μg/d,中度哮喘100μg/d)4周后,分为A、B两组,进入试验观察。A组16例,加用阿奇霉素口服,剂量为每次5mg/kg,每周2次。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8周,并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轻、中度哮喘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BHR)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哮喘儿童30例,用皮质激素吸入(剂量为轻度哮喘50μg/d,中度哮喘100μg/d)4周后,分为A、B两组,进入试验观察。所有病例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同前。A组16例,加用阿奇霉素口服,剂量为每次5mg/kg,每周2次。B组14例。试验期为8周。两组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均用诱导痰液进行淋巴细胞百分率、嗜酸粒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检测。结果  A组其诱导痰液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8周,并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儿童的BHR明显降低。

  【关键词】  哮喘;儿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诱导痰液;支气管高反应性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支气管高反应性(BHR)是哮喘的重要特征。近年来,人们发现14环、15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哮喘和气道慢性炎症有一定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吸入皮质激素(IC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口服对哮喘儿童BHR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轻、中度哮喘诊断[1]的哮喘儿童30例。进入试验前均用皮质激素(辅舒酮)吸入治疗4周,然后分两组进入试验观察。A组为继续应用辅舒酮吸入并口服阿奇霉素组,共16例。B组为只继续应用辅舒酮吸入组14例。所有病例进入试验观察前2周停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白三烯调节剂和抗组胺药物,进入试验观察前1周停用β2受体激动剂。两组患儿从性别、病情程度、年龄和病程等几方面,两组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试验观察前所有病例均应用辅舒酮吸入4周,剂量为轻度哮喘50μg/d,中度哮喘100μg/d,继而分为两组进入试验。A组为继续应用辅舒酮吸入并口服阿奇霉素,剂量为每次5mg/kg,每周2次。B组为只继续应用辅舒酮吸入。试验期为8周。若在治疗中有哮喘急性发作则中止试验。

     1.2.2  评定项目  试验开始及结束时,A、B两组分别用诱导痰液进行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检测。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并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2  结果

     两组痰液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见表1。 表1  两组痰液检测结果比较  痰液中细胞分类结果: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加辅舒酮治疗组(A组)治疗儿童哮喘,其痰液中细胞总数与只用辅舒酮治疗组(B组)治疗儿童哮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上A组与B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 在研究进行中A组和B组均出现2例哮喘急性发作则中止试验。

     3  讨论

     现公认诱导痰液分泌方法[2]是一种有效、简便、直接的哮喘BHR检测手段。BHR是哮喘这一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主要特征。哮喘患儿BHR降低,提示哮喘患儿的气道慢性炎症改善。全球哮喘防治会议(GINA)建议对轻度持续的哮喘患儿即首选ICS为一线控制药物,事实也证明,ICS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抗气道炎症药物,而且大多数哮喘患儿症状经ICS治疗得以良好控制。但ICS治疗哮喘慢性炎症疗程较长,总疗程难以规范确定,难以在短期内降低哮喘患儿的BHR,往往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这就需要进一步探寻新的抗炎药物。

     近年来,人们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14环(如红霉素、乙酰竹桃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15环(阿奇霉素)药物除具有抗感染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气道炎症和治疗哮喘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有:(1)膜稳定作用,14环、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酯环的疏水特性与细胞内的双糖部分的亲水特性可引起药物微粒团的形成,并且促进血浆内带有磷脂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炎性细胞的细胞器膜(包括细胞核)的相互作用。因此改变了效应炎性细胞膜双分子层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包括流体动力学和电荷,阻断了包括炎症传递的细胞内代谢和转录的通路调节[3]。(2)影响某些炎性介质的代谢。如嗜酸粒细胞释放IL-8受到抑制,抑制肥大细胞炎性细胞因子产物TNF-α,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ET-1mRNA的表达,促进粉尘螨趋化的淋巴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趋化性细胞因子GM-CSF、RANTES释放,抑制嗜酸粒细胞的趋化活性,而影响嗜酸粒细胞聚集。(3)对存在持续性和隐匿性感染的哮喘患儿(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治疗有效[4]。(4)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5]。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8周口服,治疗前后及与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比较,轻、中度哮喘患儿提示单核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有下降,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可以降低轻、中度哮喘患儿的BHR,这与国外报道类似[6]。但在A、B两组中各有2例有哮喘的急性发作,这些结果提示,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炎症和治疗哮喘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哮喘患儿痰液中嗜酸性细胞在A组和B组中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报道不一致,是否与我们的哮喘患儿无明确过敏史有关,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对象在应用阿奇霉素口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有胃肠道副作用的均嘱其饭后服用以减轻其反应。

     由此可见,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可以减轻支气管高反应性。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  王常利,侯惠莲.诱导痰液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25.

     3  Garey KW, Alwani A, Danziger LH, et al. Tissue reparative effects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sinopulmonary diseases.Chest,2003,123(1):261-265.

     4  蔡勇辉.76例哮喘患儿支原体检测结果.广州医药,1999,30:69.

     5  Kostadima E, Tsiodras S, Alexopoulos EI. et al. Clarithromycin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asthma.Eur Res J,2004,23(5):714-717.

     6  罗征秀.哮喘儿童不同时期痰液细胞的变化及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05,23(9):615-617.

     作者单位: 400062 重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陈静,罗黎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