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8月龄内婴儿麻疹8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8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83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7∶1,占同期麻疹患儿的19。3%)患儿发病集中在4~5月(6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8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83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男61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2.77∶1,占同期麻疹患儿的19.3%)患儿发病集中在4~5月(62.7%),出疹时间、出疹顺序、Koplik’s斑典型、心肌酶、ALT变化较大,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常见,预后良好。结论 与婴儿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有关,临床特征以病毒血症较重,可有心肌、肝脏损害。

【关键词】  麻疹;婴儿;临床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在麻疹疫苗接种之前,大多数在儿童期发病,8个月内婴儿由于受到来自母体胎盘抗体获得保护而很少发病[1]。近年来麻疹发病数明显增加,8个月内婴儿发病率在部分地区占儿童麻疹发病数的36.4%[2]。现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3例8个月内麻疹患儿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收治的8个月内患儿83例,均符合文献[3]的诊断标准,男61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2.77∶1。年龄48天~8个月;发病分布在2006年1~12月,集中于4~5月发病52例(62.7%);发病年龄≤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分别为2例、5例、7例、10例、17例、20例、22例;城市常住人口22例,流动人口58例,福利院儿童3例;83例均未接种麻疹疫苗;有明显接触史15例(18.1%),其中2例为双胞胎,3例同在一个福利院。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儿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城乡分布、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对所有患儿检测血常规;69例检测麻疹抗体IgM;68例摄X线胸片;33例检测心肌酶;60例检测肝功能;61例检测肾功能;67例检测血、电解质。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及构成比 见表1。表1 婴儿麻疹年龄及构成比

    2.2 发病季节 见表2。表2 2006年1~12月麻疹月份构成比

    2.3 临床表现 具体临床表现有:(1)发热:83例患儿均有发热,71例(85.5%)体温在38.5 ℃以上,其中61例(73.5%)体温在39 ℃以上,最高体温40.2 ℃。(2)出疹时间:本组病例中发热0~10天出疹,2~4天63例(75.9%),平均2.84天,有1例患儿入院第3天出疹。(3)麻疹与Koplik’s斑:皮疹为典型充血性皮疹,按出疹顺序出疹;见典型Koplik’s斑71例(85.5%)。(4)并发症:81例(97.6%)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并发支气管炎74例(89.2),肺炎8例(9.6%),心肌炎17例(20.5%),肝炎21例(25.3%),腹泻28例(33.7%),鹅口疮11例(13.3%),心力衰竭7例(8.4%),呼吸衰竭6例(7.2%),脑炎2例(2.4%)。

    2.4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1)血常规:白细胞波动在(3.7~35.2)×109/L,5例<4.0×109/L,54例(4.0~10.0)×109/L,20例>10.0×109/L,其中1例高达35.2×109/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2)X线胸片:68例摄X线胸片,符合麻疹肺炎、支气管炎者60例,8例X线胸片无改变。(3)麻疹IgM抗体:69例检测了麻疹IgM抗体,56例(81.2%)阳性。(4)心肌酶:33例检测心肌酶,其中28例(84.8%)AST升高,33例(100.0%)LDH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28例(84.8%),心肌酶学四项同时升高17例(51.5%)。(5)肝功能:检测肝功能60例,其总胆红素均正常,22例(36.7%)ALT升高,51例(85.0%)AST升高,ALT、AST同时升高21例(35.0%)。(6)肾功能:检测肾功能61例(73.5%)均正常。(7)血电解质:检测血、电解质67例(80.7%),血钠低于正常值2例(2.4%)。

    2.5 治疗转归情况 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部分病例给予抗生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82例痊愈出院,1例因合并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死亡。平均住院天数为5.34天。

    3 讨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接种以前,大多数在儿童发病。近年来麻疹发病有上升的流行趋势[3],小于8月龄的婴儿麻疹发病增多也是麻疹新的流行特征之一,造成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升高的原因有:(1)目前育龄妇女对麻疹的免疫力主要来自人工自动免疫,远没有感染野生株麻疹病毒产生的免疫力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不断衰减,传给婴儿的麻疹抗体较少。(2)绝大多数婴儿到6月龄时,体内的抗体水平已达不到保护作用[4]。本组资料表明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大,发病数也随之增加。

    本组8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点:58例(70%)为流动人口,表明住院婴儿麻疹以流动人口为主,提示预防重点应放在流动人口上。患儿均有发热,且以高热为主,出疹时间、出疹顺序、Koplik’s斑均较为典型,可作为婴儿麻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并发症以支气管炎、肺炎、喉炎多见,另外有部分患儿伴有腹泻。心肌酶学检测AST、LDH、CK、CK-MB同时升高17例(20.5%),ALT、AST两者同时升高21例(25.3%),提示麻疹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多脏器损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麻疹IgM抗体阳性率(81.2%)低于成人[5],可能与婴儿机体反应性差、采血时机掌握不准有关。检测肾功能61例(73.5%)均正常,可能与肾细胞活跃,代偿功能较强有关。

    鉴于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增多,已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建议将首剂麻疹免疫接种时间提前到6个月,甚至4个月。加强育龄妇女,尤其是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强化免疫,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胎儿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配合其他综合预防措施如对发热婴儿及儿童的隔离管理、就诊场所的通风等,才能有效预防麻疹大范围流行。

【参考文献】
  1 叶俊茂,万炯.麻疹临床特征35年的变迁.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43-244.

2 宋丽君,张交生,常桂芳,等.长春地区319例儿童麻疹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6,24(7):572-574.

3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4-218.

4 王联君,孙丽英,姜忠林,等.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控制对策探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1):49-50.

5 陈小华,许洁,藏国庆,等.成人麻疹112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3):183-185.


作者单位:423000 湖南郴州,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陶志广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