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误诊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所致。绝迹了近40年的小儿先天性梅毒如今又卷土重来。由于过去发病率较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我科近1年来误诊的2例患儿情况介绍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所致。绝迹了近40年的小儿先天性梅毒如今又卷土重来。由于过去发病率较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致临床出现一些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现将我科近1年来误诊的2例患儿情况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男,2天,足月顺产,G3P1,前2胎系流产1次、死胎1次,此胎在医院出生,父母均为打工人员,否认性病史,生后发现手掌、足趾有脓疱,以新生儿脓疱疮?收入儿科。查体: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尚可,哭声正常。呼吸42次/min,心率132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3 cm,脾在肋下2.5 cm,质地韧。躯干、四肢散发红色斑丘疹,手掌大拇指、足趾大拇指及大腿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脓疱,肛周皲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7.5×109 /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46;胸部X线片正常;肝功能ALT正常,血培养及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后给予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疑是梅毒,查TPHA、RPR阳性,确诊为先天性梅毒,改用青霉素治疗,皮肤病灶明显好转。追查其父母血清梅毒抗体结果均阳性,后转专科医院治疗。

    例2,女,19天,因全身皮疹5天,咳嗽、气喘、发热1天以支气管炎收入院。患儿系G6P1,足月顺产,其父母均为打工人员。入院查体:体温38.4 ℃,心率168次/min,呼吸48次/min,体重4500 g,面部、躯干、四肢、臀部皮肤可见玫瑰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斑片状,边界欠清,少许脱屑。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啰音。肝肋下2 cm,脾肋下1 cm,有脐疝。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血小板87×109/L,X线胸片示支气管炎。入院诊断为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疹。经治疗效果不佳,疑是梅毒,查肝功能提示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均升高,血培养阴性,血清RPR、TPHA均为阳性,其母也为阳性,确诊为先天性梅毒。确诊后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  讨论

    据文献报道,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明显增多,育龄妇女中患病人数亦增加,先天性梅毒的发病也陆续有报道[1]。先天性梅毒患者的分泌物、体液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2],由于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较复杂,而在出生时即有临床表现者仅为30%[3],若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为了预防早期先天性梅毒的漏诊、误诊,笔者体会,临床医师在接诊病人时一定要注意到如下几个方面:(1)详细询问病史。父母是否有性病病史,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员。(2)提高对该病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师。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水肿、肝脾大、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损害等症状体征时,应想到有先天性梅毒的可能。(3)在处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除常规检查TORCH外,还应该检查梅毒抗体,以便及时确诊治疗。(4)应重视婚前及产前检查,特别对高危孕妇及有流产、死产史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尤其在妊娠早期应做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

    小儿先天性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积极预防和及早诊治孕妇梅毒是防止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的先决条件。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检查,建立好孕前、产前梅毒血清试验筛查工作,对育龄妇女中的性病患者,尤其是潜伏期患者应积极治疗,加强性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潘小梅.先天性梅毒36例.新生儿科杂志,2003,1(18):30-3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2.

3 Grossman,江超(译).与皮肤有关的小儿传染疾病的新进展.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2,18(2):92.


作者单位:617061 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作者: 吴蓉,张开玉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