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观察护理我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儿1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6例,死亡4例。现将该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1病情观察1。1观察分析病因本组10例中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使用不当而致儿头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者8例,且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新生儿颅内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我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儿1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6例,死亡4例。现将该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1  病情观察

    1.1  观察分析病因  本组10例中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使用不当而致儿头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者8例,且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10例中宫内窒息者2例,出生后发生窒息者6例,其中1例窒息长达40 min。

    1.2  观察神态  本病患儿早期常表现为兴奋、不易入睡、易激惹、烦躁不安,并有特别的脑性尖叫,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抑制、嗜睡、反应低下。本组10例中6例表现为兴奋、烦躁不安和脑性尖叫,其中1例表现为嗜睡、另1例以抑制为主,表现嗜睡,昏迷以致死亡。

    1.3  观察痉挛  观察患儿痉挛的发作情况,对治疗和抢救有重要意义。颅内出血可有轻微痉挛,如面肌颤动或口角肌肉颤动、流涎、眼睛凝视或斜视,眼球震颤或眨眼,指、趾抽动或呈握拳状,四肢早期肌张力增强,晚期减退等。本组病例中有2例表现为局部轻微痉挛;5例为全身痉挛。观察到痉挛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1.4  观察皮肤  重症颅内出血患儿表现为颜面苍白或青紫,以额部和口周最为明显。一般患儿皮肤的青紫随缺氧情况的好转而逐渐转为红润。

    1.5  观察呼吸  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组中有8例患儿出现过呼吸不规则及呼吸困难,呼吸最快者为120次/min,最慢者2~3次/min。有的患者呼吸暂停达1 min,同时出现阵发性颜面及口周青紫。

    1.6  观察前囟  本病患儿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前囟膨隆。本组中有4例前囟饱满,抑之有紧张感,随着颅内出血的吸收而逐渐恢复正常。

    1.7  观察摄入情况  患儿常有呕吐与拒食,有的患儿不会吸吮或吞咽。因此,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热量及液体摄入情况,以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室的温度与湿度要保持恒定,室温以24 ℃~26 ℃,湿度以65%为宜,患儿的体位要适当,由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患儿常伴有头颅血肿,因此要抬高床头,根据产伤的部位,采取不压迫患儿头部血肿或产瘤的平卧位,患儿头应偏向健侧以防压伤,患儿在出生时,多有程度不同的窒息,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后,要防止吸入分泌物再次发生窒息。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鼻或口腔时要轻,慢慢转动吸痰管方向,边退边吸,切忌动作粗暴。注意为患儿保暖是维持患儿正常体温,保持机体最低耗氧量的必要条件。其方法是在患儿身体周围放置水温为50 ℃的热水袋。测体温时将温度计置于患儿腹部皮肤上,这样既便于操作,又可避免了输液、换尿布等操作时测量体温的干扰,保暖箱保暖效果虽好,但由于进行护理时需多次开关,常易惊动患儿,故较少采用。

    2.2  要保持病室的安静  护理治疗要集中,动作要轻,尽量少移动患儿,新入院患儿应免晨间护理,可先将其头部血迹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干净,待其病情稳定,精神食欲好转后,再酌情给予处理。注射、服药、换尿布、喂奶及嗓音(包括电话铃声)的刺激,都会引起患儿血氧暂时下降,应特别注意。尽量保留静脉输液通道,并将所需输液量在24 h内平均输入,严格控制其速度,以3~4滴/min为宜(约每分钟0.2 ml),减轻脑水肿。在患儿不断抽搐时,要给予镇静药物,一般常用安定、水合氯醛等。使用时要注意记录用药剂量、时间及效果。

    2.3  给氧  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其脑细胞缺氧的状况十分重要。因新生儿鼻孔小,鼻黏膜柔嫩易损伤,为避免鼻导管对鼻黏膜的刺激,我们采用漏斗式低浓度给氧法。使用时应注意漏斗上缘要靠近鼻孔,方可保证氧的吸入,给氧浓度为25%~29%。当患儿面色苍白,口周发细时持续给氧,病情好转后可改为间断给氧至停止给氧。

    2.4  喂奶  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差,喂奶应少量多次、温度适宜。若喂奶困难时,可用鼻饲喂奶。这样既可保证入量,又能减轻对患儿的刺激,喂奶时常需从几滴开始,慢慢增加奶量,若用奶瓶喂奶,有时患儿吸吮1~2口奶后就需要休息一下,因此哺喂时要细致、耐心,喂奶时要注意观察,防止呕吐及窒息。

    3  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依病情轻重而异,以窒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患儿即使存活,也容易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其主要发病原因有:(1)损伤性颅内出血:多因分娩损伤(如急产、胎位不正)或因使用产钳、胎头吸引等外力助产时负压较大、方向不当,致使儿头骤然变形,引起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撕裂,损伤大的静脉窦,导致颅内出血。(2)缺氧性颅内出血:多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胎盘功能不全、产程延长等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或生后窒息而导致缺氧。新生儿由于脑组织缺氧影响脑血液循环,加重了颅内出血,此外,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凝血机制不健全,且血管壁脆弱,也是易于导致颅内出血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本组10例患儿的护理,笔者体会: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要了解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正常的新生儿多处于睡眠状态。若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兴奋不安情况就应引起注意;如发现有不停地眨眼的情况,就要注意是否有痉挛发作的可能。其次患儿的抵抗力低下,要防止感染及受损伤而引起病情加重。遇有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的患儿,要及时处理。总之,要做好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工作,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做到眼勤、手勤和腿勤,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提高治愈率。

    (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130400 吉林榆树,榆树市医院

作者: 李玲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