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122例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光疗,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2例患儿黄疸均消退,治愈出院。结论设备性能的完好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对预防本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 对122例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光疗,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22例患儿黄疸均消退,治愈出院。结论 设备性能的完好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对预防本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治愈该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观察;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而蓝光治疗是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的首要治疗方法,即:用波长420~470 nm的光照射,能使脂溶性的间接胆红素变成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胆汁和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防止胆红素脑病。它具有操作方便、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优点。我院儿科自2006年2月~2008年2月收治新生儿黄疸122例,均采用蓝光照射相配合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2006年2月~2008年2月应用蓝光配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22例,其中男65例,女57例,年龄为出生后1 h~45天,平均8天。住院天数3~9天,平均6天。其中母乳性黄疸5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均治愈出院。

    2  观察与护理

    2.1  环境准备及检查设备  病室环境应清洁,通风良好,配备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4 ℃~26 ℃,湿度为55%~65%。定期消毒。检查蓝光箱是否清洁,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灯管每周用95%的酒精擦拭1次。检查灯管的亮度和灯管是否超过使用期,每次照射后记录累计时间。一般灯管使用1 000 h必须更换。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室温低时要预热,待箱内温度升到并控制在30 ℃~32 ℃时,才能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2  患儿准备  应给患儿洗温水澡,擦干皮肤后不要扑粉,以免影响蓝光照射效果。给患儿换上清洁尿布,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裸露。

    2.3  治疗方法  采用双面光疗箱,将患儿裸放于床中间,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为33~50 cm。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后窒息。光疗尽量选择患儿安静睡眠状态,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应及时报告医生。每次光照前测血清胆红素值,一般光照12~24 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当血清胆红素﹤10 mg/dl时可停止光疗。

    2.4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神志、呼吸、体温、面色及病情变化,30 min巡视1次。严密观察神志变化及反应是否灵敏,呼吸是否平稳、规律,有无急促及暂停现象。颜面及口唇有无青紫,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吸氧并报告医生处理并记录。因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易随环境变化,应每4 h测量一次体温,高于38 ℃或体温不升,均应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的程度;有无腹胀、腹泻;检查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四肢有无颤抖;大小便颜色及量并记录;监测血清胆红素。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检查原因,及时处理。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新生儿皮肤的颜色、黄疸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2.5  光疗的护理  光照期间每小时测箱温1次,每2 h喂奶1次,并及时更换尿布。两次喂奶之间给予喂温开水,如不能进水,应静脉或鼻饲补液,保持营养、水分的供给,并及时记录出入量。治疗及操作集中进行,输液可采用静脉留置针,经常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有渗出时及时处理。工作人员为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暂停光疗,并严格交接班。新生儿尚未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数情况下实行按需喂奶,每次以新生儿自觉饱感为宜,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抱起拍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易出现吐奶,因此喂奶时宜取侧卧位,使奶水充盈于奶瓶前部,避免空气吸入胃内。为减少新生儿吸奶时耗费过多的力气,可人为地间歇数秒后再次喂奶,喂奶后协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息的危险。光疗结束后切断电源,包好患儿后抱出蓝光箱外,记录照射时间,并再次检查全身皮肤颜色及有无破损。

    2.6  健康教育  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致婴儿死亡,取得家长理解和信任并予重视,保持良好医患关系,使家长尽快接受治疗方案,适应新的角色,并积极配合治疗;早开奶,做好母乳喂养,婴儿出生30 min开始哺乳,以促进肠蠕动,促使胎便及早排出,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总量;在做好母乳喂养的同时,多喂水,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3  小结

    通过122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蓝光箱仪器性能的完好、良好的环境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单位:201600 上海,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