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贵州省镇宁县农村10~14岁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农村10~14岁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并探索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镇宁县农村6所小学抽取3~6年级小学生918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农村10~14岁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并探索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镇宁县农村6所小学抽取3~6年级小学生918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后,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自制的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按班级对3~6年级儿童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1)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不理想,28.6%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差,67.8%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一般,只有3.5%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好。生活质量的总分为(131.01±13.57)分,社会心理功能得分为(55.16±8.02)分,生理心理健康得分为(34.35±4.76)分,生活环境得分为(18.10±3.85)分,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分为(23.41±4.00)分。(2)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表明:经常生病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差;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的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留守儿童主观感受对生活质量有影响:认为父母在不在家都一样的儿童,生活质量相对要好;主观感觉父母外出影响学习和人身安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与父母联系的频率、睡眠时间长短对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健康有正性影响。(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年级、主观感受、健康状况、睡眠时间、联系频率,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差,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要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必须从影响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着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部分儿童的健康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Study on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aged 10~14 years in rural area of Zhenning,Guizhou

  GUO Li-fang,YANG Guo-zhen.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4,China

   Objective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aged 10~14 years in the rural area of Zhenning,Guizhou.To study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o what extent those factors will affect QOL.To make plan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 department of undeveloped area.Methods By a stratified-cluster sampling method,1 107 students aged 10~14 years from different grades of 6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surveyed in the rural area of Zhenning,Guizhou.We randomly sampled a part of people to analyze content validity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before formal survey.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th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Quality of life Scale,Personal circumstance.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were asked to do anonymous questionnaire.Results 28.6%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was worse,67.8%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was ordinary,while only 3.5%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was better.The total score of life quality was 131.01±13.57.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ose who are only child in their families and those who are not;Quality of lif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leeping time and frequency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while negatively related to grade and chronic disease.Different types of guardian affect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those guarded by mother were much better than by father.The QOL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ir subjective feelings.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 analysis showed: grade,sleeping time,disease,frequency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whether he or she is the only child in their families or not,left-behind childrens subjective feelings were the factors of effect left-behind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Conclusion The QOL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ged 10~14 years in the rural area of Zhenning is not ideal.Many factors have impact on QOL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uch as grade,disease,frequency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whether he or she is the only child in their families or not,sleeping time and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subjective feelings.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quality of life;influential factors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亦称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它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2]。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儿童生活质量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就更少了。本研究以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留守儿童也相对较多的贵州省镇宁县农村小学为调查现场,旨在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并探索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留守儿童干预策略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数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镇宁县农村6所小学抽取3~6年级小学生9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19名,占所调查学生的45.6%;留守男生190名,占所调查男生的41.9%;留守女生229名,占所调查女生的49.2%。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14岁,平均(12.19±1.27)岁。年级分布上,5年级最多274名(29.8%),其次为6年级266名(29.0%),4年级217名(23.6%),3年级161名(17.5%)。

  1.2 方法 所有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后,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自制的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按班级对3~6年级儿童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和实际调查严格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进行了内容效度、重测信度的检验,得到重测信度0.736。采用SPSS 11.5双录入数据,主要做描述性及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28.6%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差,67.8%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中等,只有3.5%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好。生活质量的总分为(131.01±13.57)分,社会心理功能得分为(55.16±8.02)分,生理心理健康得分为(34.35±4.76)分,生活环境得分为(18.10±3.85)分,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分为(23.41±4.00)分。

  2.2 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2.2.1 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儿童仅在负性情绪和作业态度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作业态度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父/母/双亲不在身边经常生病的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在社会心理功能、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总分四个方面差异都有高度显著性(P<0.01),低年龄组以上四方面得分均高于高年龄组。在社会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独生子女得分较非独生子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生活质量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监护者得分最高,隔代监护者其次,父亲监护者得分较低。经两两比较,父亲监护者与母亲监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监护者得分较父亲监护者高。留守儿童的主观感受对生活质量有影响,认为父/母/双亲在不在身边是一样的儿童,在社会心理功能、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总分四个方面得分都比认为不一样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父/母/双亲不在身边影响学习的儿童社会心理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感觉父/母/双亲不在身边影响人身安全的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子沟通的频率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沟通频率为1次/1~2周与1次/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子沟通频率为≥1次/6个月的留守儿童,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均最低。睡眠时间的长短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在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得分,每日睡眠时间5~7 h分最低。见表1。

  2.2.2 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生活质量四个方面及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表1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 量,以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是否经常生病、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的联系频率、父母外出留守儿童的主观感受(是否认为父母在不在家都一样,父母外出是否影响学习和人身安全)、睡眠时间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会心理功能的因素有一个,为留守儿童所在的年级;影响社会心理健康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父母外出后是否经常生病、每天睡眠时间、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影响生活环境状况的因素依次为年级、是否认为父母在不在家都一样;影响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是否认为父母在不在家都一样、年级、父母外出期间人身安全是否受影响、父母外出是否影响学习、是否是独生子女;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的因素依次为年级、是否认为父母在不在家都一样、父母外出是否影响学习。见表2。

  3 讨论

  3.1 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状况较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与全国农村儿童常模相比,镇宁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在总分和各因子、维度方面得分均不理想。生活质量总分差的高达28.6%。四个因子方面等级评分差的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活环境22.5%,社会心理功能18.1%,生活质量满意度13.1%,生理心理功能12.4%。13个维度的等级评分,差的所占比例位居前三位的维度依次为生活便利性(51.0%)、学习能力与态度(34.2%)、自我概念(32.5%)。(1)生活环境:包括生活便利性、活动机会性及运动能力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等级评分差的分别占51.0%、26.3%、23.4%。这与该地区处于山区,交通不方便,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儿童参加各种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机会较少有关。(2)社会心理功能:包括的五个维度等级评分差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学习能力与态度(34.2%),自我概念(32.5%),同伴关系(27.2%),师生关系(26.3%),亲子关系(22.9%)。本研究留守儿童父亲外出的比例较高(占78.8%),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的占42%,小学的占53.5%,未上学的只占4.5%;而监护人文化程度未上学的占28.7%。由于父亲的外出打工,不仅使留守儿童少表2 留守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辅导员。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是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儿童失去了良好的学习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同样也产生了较大影响[3]。其次对于单亲外出的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由于承担了全部家务和田间工作,也很少有时间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本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该地区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学习方面。自我概念又称自我意识,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4]。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也可以看出,安全、爱与归属感以及被人尊重和自尊这三者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自卑,而自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自己的不满,如认为自己没别人聪明,没别人好看、退缩甚至个性显得内倾等。父母的外出恰恰使留乡孩子的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亲情的缺失影响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留守儿童自我概念较差[5]。

  3.2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低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心理功能、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总分四个方面都比高年级的好,得分与年级呈负相关。分析其原因,低年级的儿童学习负担较轻,家长老师的期望要求较低,心理压力较小,且年龄较小者容易从物质上得到满足,因此对生活质量的体验相对不深,较易满足。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长,生理的发育、阅历、知识的增长,使得高年级的儿童较低年级对外界的感知和要求产生不同,对学校、家庭、同伴交往、生活环境方面的要求增高,更易出现不满足,出现心理上的变化[3]。本研究留守儿童的年级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672,P<0.01;国外相关研究[6]也表明低年龄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高于高年龄的儿童少年。但本研究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因留守儿童年龄跨度不够大,父母外出时间的长短不同,外出父母数量不同,亲子沟通的频率不同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年龄对生活质量的效应不突出有关。

  不同的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影响。母亲监护者得分最高,隔代监护者其次,父亲监护者得分较低。在社会心理功能方面(P=0.056)和生活环境方面(P=0.055)得分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是母亲监护者得分高于父亲监护者。其原因可能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农村家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大部分时间用来从事各种农活等以维持家里的经济收入,因此即使没有外出打工,他们对孩子的陪伴也很少。与父亲“主外”不同,母亲主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事务,陪伴孩子的机会较多,母亲不仅能在生活上给予儿童悉心的照料,而且在情感上也能给他们比较恰当的关心与支持,这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爷爷、奶奶等亲属对儿童的照看往往只能局限在生活上,但由于他们年龄很大而具有较深的生活阅历,且对于儿童的照看具有一定的经验,因而由他们负责照看的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虽然不很好,但也不会太差[7]。与上述两类照看人相比,父亲担任照看任务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最差。李永鑫等[8]研究报道,由母亲担任照看任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最高,由爷爷、奶奶等亲属或别人担任照看任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其次,由父亲担任照看任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最低。

  留守儿童的主观感受对生活质量有影响。认为父/母/双亲在不在身边是一样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较高。感觉父/母/双亲不在身边影响学习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满意度较低。感觉父/母/双亲不在身边影响人身安全的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均较低。由于生活质量量表所测内容是学生对健康相关问题的主观感受[9],因此,测量结果容易受填表者对外界因素的认知的影响。学龄儿童的认知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情绪的发展,认知发育不良会导致情绪障碍;提高认知能力,则有助于调节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认知。近期的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消极事件的积极认知,对于缓冲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促进其心理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父母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大事件。留守儿童对父母这一行为的正确认识,是他们积极适应的基本心理基础。

  亲子沟通的频率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健康方面有影响。沟通频率为1次/1~2周者较亲子沟通频率为超过1次/6个月的留守儿童好。亲子沟通频率为超过1次/6个月的留守儿童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均最低。分析其原因,外出打工的父母经常与儿童电话沟通,虽然不能完全取代父母在家的情形,但是这种联系的增多却是一种亲情的延续或补偿,起到了维持正常亲子关系的作用[11]。父母经常问寒问暖和孩子多沟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体会到:虽然父母由于生计不得不出去,但他们非常关心我们。这在精神上给孩子的支持和鼓励很大。

  3.3 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 年级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睡眠时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有正性影响;父母外出打工期间经常生病影响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是否独生子女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有影响,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较高。主观感觉父母在不在家一样和不一样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前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后者。主观感觉父母外出影响学习和人身安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08,2.

  2 Sloan JA,Aaronson N,Cappelleri JC,et al.Assess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ingle items relative to summated scores.Mayo Clinic Proceedings,2002,77(5):479-488.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1:57- 65.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8.

  5 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 634.

  6 Bradford R,Rutherford DL,John A.Quality of life in young people: ratings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profile-adolescent version.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2,25:261-274.

  7 申继亮,武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9-13.

  8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3-17.

  9 吴汉荣,刘普林,蒙衡.儿少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分析及全国常模的制定.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8-21.

  10 Chen E,Langer DA,Raphaelson YE,et al.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in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stress interpretations.Child Development,2004,75(4):1039-1052.

  11 赵景欣,张文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26-30.

  

作者: 郭利芳,杨国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