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深圳医院宫颈门诊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深圳市专科医院宫颈门诊病人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临床分期,以及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年1月~12月在我院宫颈门诊就诊的病人,利用杂交捕获试验(HC-Ⅱ)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高危型HPV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高危型HPV感染的疾病分期为:潜伏感染期3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深圳市专科医院宫颈门诊病人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临床分期,以及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12月在我院宫颈门诊就诊的病人,利用杂交捕获试验(HC-Ⅱ)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高危型HPV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共检查1595例,阳性348例,阳性率21.82%;263例阳性者进行了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高危型HPV感染的疾病分期为:潜伏感染期33例,占12.55%;亚临床感染期117例,占44.49%;临床症状期67例,占25.47%,HPV相关肿瘤期46例,占17.49%。感染的年龄高峰为26~30岁,CIN、宫颈癌发病高峰在36~40岁,较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推迟10年。结论 城市医院宫颈门诊人群HPV感染率较高,早期、反复、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杂交捕获(HC-Ⅱ,Digene Corp)方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以给阴道镜及细胞学诊断提供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危型HPV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宫颈癌 杂交捕获 年龄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宫颈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证实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宫颈疾病的主要诊治内容。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农村)的HPV感染
状况已被调查,其阳性率20.8%;对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的状况欠缺了解,现总结我院引进美国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枝术后,宫颈门诊人群,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城市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讨论面临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2年1月~12月在本院宫颈门诊进行宫颈高危型HPV检查的病人共1595例,阳性者348例,感染率21.82%。年龄20~62岁,中位数为35;孕次0~11次,产次0~6次;其中263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组织病理学诊断;所有病例均未妊娠。

    1.2 诊断标准 (1)高危型HPV检测方法: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的13种高危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1pg/ml为阳性,即下生殖道的高危型HPV感染。(2)高危型HPV感染的疾病分期标准: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肿瘤期,见表1。

  2 结果

    2.1 深圳医院宫颈门诊人群高危型HPV感染结果及与年龄的关系 1年内共检查1595例门诊病例,阳性348例,阳性率21.82%。高危型HPV感染各年龄段的发病率,见表2。结果显示:女性一旦有性

  表1 高危型HPV感染的疾病分期标准略

    生活,生殖道HPV感染率便急剧升高,在26~30岁年龄段为最高峰30.17%;其后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窄幅波动至36~40岁,46岁以后便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表2 348例高危型HPV感染各年龄段发病率略

    2.2 高危型HPV感染疾病分期 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病例348例,对263例进行了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余85例因各种资料不全除外。

    经过阴道镜和病理诊断结果,依据HPV感染疾病分期标准分为:(1)潜伏感染期33例,占12.55%;(2)亚临床感染期117例,占44.49%;(3)临床症状期67例,占25.47%;(4)HPV相关肿瘤期46例,占17.49%。

    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只占17.49%;而12.55%的病例只有单纯的感染而并不存在宫颈鳞状上皮的病变;69.96%的病例仅有宫颈鳞状上皮的湿疣病灶 或湿疣样细胞的改变。

    2.3 高危型HPV相关肿瘤期的结果分析 高危型HPV感染中约17.49%为HPV相关肿瘤期的病例,见表3。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出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36~40岁;因此,比较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26~30岁,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刚好推后10年。

    表3 46/263例HPV相关肿瘤感染各年龄段发病情况略

  3 讨论

    3.1 高危型HPV宫颈感染的流行情况 本资料代表的是城市医院宫颈门诊一组特定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的流行情况。与宫颈肿瘤相关的HPV13种亚型称为高危亚型,在所有感染的型别中,以16、18亚型最普遍,16型无地区差异,资料显示台湾、香港女性以52、58亚型感染多见。高危型HPV感染率的高低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习惯。本组资料显示:HPV的感染从有性生活开始既急剧增加,在26~30岁达高峰,至36~40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46岁后迅速下降;HPV感染伴有的CIN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却是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36~40岁年龄段达高峰,相对20~25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更高,显示HPV感染要发展为CIN和宫颈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35~40岁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女性CIN的患病率较高,且比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推迟约10年,表明高危型HPV的首次感染,持续感染,或反复感染,和/或同时感染几种不同的亚型是导致CIN发生的重要因素。能否进展到宫颈鳞状上皮高度病变和宫颈癌,除病毒因素外,还有宿主因素和环境协同因素,例如吸烟、HIV感染、HSV    -Ⅱ感染等。

  3.2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类型的相关性和连续性的设想和分析 HPV感染是一种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感染的初始常无症状或只有非特异性症状。70%~80%的女性可在18个月内完全清除,另有20%~30%可以持续感染并导致宫颈上皮的病变,此期即由潜伏期感染发展为亚临床感染;如果此时个体的免疫功能受限制,重复感染,加上分娩、激素以及营养状况,使得宫颈上皮细胞核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加重,出现宫颈CIN,此时进入了HPV的相关肿瘤感染。潜伏期和亚临床感染可以发展亦可逆转,一旦进入CIN即出现不稳定状态,如果此时高危型HPV已被清除,宫颈的CIN将可能逆转,并使病灶最终消失。这也许是CIN-Ⅰ,CIN-Ⅱ可以不治而愈的理论基础,但仍需要有一个严谨的队列研究,和足够长的时间来寻找证据。

    3.3 杂交捕获(HC-Ⅱ,Digene Corp)方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以给阴道镜及细胞学诊断提供质量控制 回顾总结高危型HPV阳性的263例,病理结果对照阴道镜诊断,20例为漏诊,占7.60%,3例CIN-Ⅰ漏诊,占1.14%;总体漏诊8.74%。略高于国外资料的5%~7%。病例中的2例宫颈原位癌的检出均是在高危型HPV检测阳性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镜下的病变特点不典型的情形下行定点活检而发现的,显示高危型HPV检测可发现阴道镜或细胞学漏诊的CIN-Ⅲ或早期宫颈癌。

  参考文献

    1 Belinson,Qiao.Shanxi province cancer screening study:A cross secti-onal compartive trial of muotiple to detect cancer.Am J Obstet Gynecol.2001,83(2):439-444.

    2 Simsir A,Brooks S,Cochran L,et al.Cervicovaginal smear abnormalities in sexually active adolescents.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Aytol, 2002,46(2):271-276.

    3 Sherman ME,Schiffman M,Cox JT,et al.Effects of age and human paˉpilloma viral load on colposcopy triage:data from the randomized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Low-Grade Squamous Inˉtaepithelial Lesion Triage Study(ALTS).J Natl Cancer Inst,2002,94(2):102-107.

    4 赵方辉,李楠.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89-594.    

  作者单位:518028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临床部 

    (收稿日期:2004-09-22) (编辑云 兆) 

作者: 李晴 刘植华 王红 李卫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