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阴式全子宫阴道顶端圆韧带悬吊术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几年来,微创手术重新引起妇科领域的重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盆底越来越松弛,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40例阴式全子宫切除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几年来,微创手术重新引起妇科领域的重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盆底越来越松弛,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40例阴式全子宫切除的患者的阴道顶端行圆韧带悬吊术,经随访观察发现此术式可有效地防止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改善阴道的长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本院

  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包括非脱垂的子宫肌瘤)40例,其中子宫脱垂Ⅰ度3例,子宫脱垂Ⅱ度8例,子宫脱垂Ⅲ度2例,其余为非脱垂的子宫肌瘤。年龄40~68岁,平均45岁。其中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的11例。1.2 手术方法 按传统的手术方法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手术困难时术中将肌瘤逐个剔出),在切除子宫缝合盆腔腹膜后,将两侧主、骶韧带断端对合打结,加强盆底支持结构。将两侧圆韧带缝线拉下,暴露圆韧带残端,左侧缝合于阴道断端的左端,用0号吸收线缝合阴道断端,然后将右侧圆韧带残端缝合于阴道断端的右端,使阴道顶端上吊。缝合完成后术者有阴道残端自动向上牵拉的感觉。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术后患者的阴道深度明显增加,均>8cm,患者的性生活满意。

  2.2 随访 本组40例术后均进行了随访,其中12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随访4次,22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随访3次,6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2次。40例均未发现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能胜任一般劳动和家务,检查示阴道顶端愈合良好,其中阴道残端息肉3例,阴道深度8~11cm,宽度容2横指,其中5例因阴道深度太深用普通窥阴器无法看见阴道顶端。

  3 讨论

  文献报道,几乎所有的经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盆底肌肉筋膜支持组织发生缓慢进行性退变。全子宫切除术后,其主、骶,圆韧带被切断,盆底筋膜支持结构发生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盆底越来越松弛,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就会升高。肠疝即是肠道向阴道后穹隆的膨出,据报道,子宫切除术后肠疝的发病率为0.1%~16% [1]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使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都存在有许多的缺陷,如有的学者行主韧带、骶韧带悬吊固定术,但因主、骶韧带位置低,作为支点效果欠佳,术后仍可发生阴道上段的脱垂。圆韧带为一对牵拉子宫角、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在子宫诸韧带中位置最高。传统方法将其用于子宫悬吊术的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圆韧带用于阴道顶端悬吊,阴道断端随着圆韧带上升复位,术后阴道残端脱垂、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大大降低,40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生阴道残端、阴道穹隆脱垂,长久效果满意。且术后患者的阴道深度明显增加,40例患者术后阴道深度均>8cm,患者的性生活满意。该术式简便、安全有效、无损伤及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玮.小肠膨出的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0,3(2):15-17.

  (编辑商志伟)

  作者单位:430061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
             430022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

作者: 姜慧君李 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