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远程胎心听诊的影响因素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胎心听诊的影响因素。方法孕晚期孕妇利用远程监护系统终端每天在家听诊胎心2~3次,观察不同诊断者对同一胎心录音进行听诊、远程胎心诊断时取样长短以及孕妇在不同体位进行远程胎心听诊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听诊者对同一胎心的听诊结果差异较大。远程胎心听诊取样时间越短,结果差异越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远程胎心听诊的影响因素。 方法  孕晚期孕妇利用远程监护系统终端每天在家听诊胎心2~3次,观察不同诊断者对同一胎心录音进行听诊、远程胎心诊断时取样长短以及孕妇在不同体位进行远程胎心听诊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结果  不同听诊者对同一胎心的听诊结果差异较大;远程胎心听诊取样时间越短,结果差异越大,结果越不准确;孕妇半卧位时进行远程胎心听诊的成功率高且孕妇寻找胎心时间短。 结论  应制定远程胎心听诊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胎儿监测 心率 胎儿 评价研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胎儿电子监护等技术的发展,胎儿远程监护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初步运用 [1,2] ,远程胎心听诊也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和孕妇所接受,我们就影响远程胎心听诊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孕期保健门诊参加院外胎儿远程监护的孕晚期孕妇,选择胎方位为头位者100例,年龄21~34岁,平均(25.2±1.49)岁,孕周36~39周。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JPD-300A数码胎儿远程监护系统。

  1.2.2 胎心听诊方法 孕晚期孕妇利用远程监护系统终端每天在家听诊胎心2~3次,每次听诊3min,并通过电话将信号传送至医院监护中心,由医生进行诊断后将结果保存在系统内,孕妇通过语音电话查询结果。如结果异常时医生立即电话通知孕妇进行远程胎儿监护或来院检查。
  1.2.3 胎心率的确定 利用孕妇的院外胎儿远程传送胎心录音,通过设定远程监护仪的录音诊断时间,由仪器自动计算所选定时间内的平均胎心率值。
   
  1.2.4 远程胎心信号传送成功的标准 监护中心监听胎心清晰、无间断,胎心录音时间>1min。
   
  1.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 2 检验。

  2 结果
    
  2.1 孕妇在不同体位时传送胎心信号对结果的影响 选择孕周>36周、胎方位为头位的孕妇100例,同一孕妇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卧位和左侧卧位进行远程胎心传输各1次,观察传送胎心信号的成功率。结果表明:孕妇半卧位和平卧位时远程胎心信号传送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妇半卧位时远程胎心信号传送成功率高且孕妇寻找胎心时间短,其他体位传送成功率低(P<0.01),见表1。
    
  表1 孕妇不同体位对远程胎监成功率的影响(略)
    
  注:①与③比较P>0.05;②与③比较P<0.01
    
  2.2 远程胎心听诊诊断时取样长短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JPD-300A数码胎儿远程监护系统做远程胎心听诊诊断时需设定仪器诊断取样长短后由仪器自动诊断胎心率。通过设定不同的取样次数,观察对诊断结果有无影响,随机选择100份远程传送的胎心录音,分别设置取样10、20、50、100和200次,由仪器对100份胎心录音进行自动诊断,将每个取样段的100个数值取均值作为该取样段的胎心率值。结果表明:取样时间越短,结果差异越大,取样≥50次时诊断结果重复性好,见表2。
    
  表2 取样长短对胎心率诊断结果的影响(略)
    
  注:①②与⑤比较P<0.01;③④与⑤比较P>0.05
    
  2.3 不同医务人员对同一胎心录音的听诊结果观察 选择在产科和孕期保健门诊工作1年以上的医护人员共20人,对胎心基线在130次/min左右的同一份胎心录音进行听诊1min,每人听诊3次取均值作为一次胎心率数值,20次胎心率均值为132.6次/min,变异系数4.1%。不同医务人员对同一胎心的听诊结果差异巨大,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达28次/min(123~151次/min)。

  3 讨论
    
  3.1 孕妇在不同体位时对远程胎心听诊的影响 孕妇进行远程胎心听诊时常用的体位有平卧位、左侧卧位和半卧位等。平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孕妇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孕妇血压下降导致胎儿供血减少,引起胎心率改变 [3] ;左侧卧位时孕妇的远程终端固定困难,致使传送信号差,甚至出现胎监曲线中断而影响监护质量;半卧位时孕妇自感舒适,远程终端易固定,是传送信号的理想体位,故推荐半卧位为孕妇进行远程胎心听诊和远程胎儿监护操作的体位。
   
  3.2 远程胎心听诊时取样时间长短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听诊时间越短,听诊结果的变异越大,当取样<20次时听诊结果不准确,建议对正常范围的胎心每次取样≥50次,异常胎心每次听诊时间≥100次。
   
  3.3 不同医护人员对同一胎心的听诊结果差异明显 医护人员在日常胎心听诊操作时无参考值,听诊者都自信结果准确,而本研究结果表明胎心听诊操作熟练的医护人员对同一胎心的听诊结果相距甚远,对异常胎心率,听诊结果变异更大。建议产科医务人员要用胎心录音进行训练,直至听诊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听诊结果与仪器自动计算结果之间一致为止,方可提高胎心听诊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俊峰,叶美美,杜晓燕,等.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26.
   
  2 黄醒华.远程监护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8:449.
   
  3 程志厚,宋树良.胎儿电子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5.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617000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吴方银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