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行药物流产1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口服药物流产方法简便,临床易推广使用,但临床时有将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行药物流产而导致异位妊娠破裂者,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我院1999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12例,现分析总结如下。6岁,初次妊娠5例,生育1胎者5例,生育2胎者2例。药物流产前诊断为宫内孕的依据是停经40~49天,子宫增大......

点击显示 收起

  口服药物流产方法简便,临床易推广使用,但临床时有将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行药物流产而导致异位妊娠破裂者,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我院1999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12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年龄19~40岁,平均25.6岁,初次妊娠5例,生育1胎者5例,生育2胎者2例。药物流产前诊断为宫内孕的依据是停经40~49天,子宫增大如孕5~6周,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
   
  1.2 药物流产方法 米非司酮75mg,每日2次,连服2日,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留院观察6h。
   
  1.3 服用药物后临床症状 本组服米索前列醇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下腹坠痛,2~6h后缓解,12例均有阴道出血,流血量均少于月经量,但无胚囊排出。服药至异位妊娠腹痛发作时间多为12h~15天,平均5.5天,大部分在3天后发生。
   
  1.4 诊断及治疗 本组均因有明显的腹腔内出血指征而行急诊手术治疗。腹腔内出血量最少1000ml,最多3000ml,平均2500ml。术中及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
    
  2 讨论

  异位妊娠破裂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旦误诊,轻则使患者经受不必要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本组虽无因误诊而导致死亡的病例,但是因误行药物流产致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而需手术的患者到达医院时,大多已处于休克状态,病情危重,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应早期明确诊断治疗。
    
  2.1 误诊原因 异位妊娠在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前常无明显的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仅有短期停经史。因胚胎发育不良,妇检时多无附件包块,且子宫因充血对称性增大,而停经49天以内的早期宫内妊娠子宫增大不明显,造成二者鉴别诊断困难。另外,临床医师根本未考虑到有异位妊娠,未做必要的B超检查,亦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2.2 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后的特点 (1)异位妊娠服药后腹痛发作前的临床表现与宫内妊娠流产后表现相似,均有腹痛及阴道出血。但宫内妊娠的阴道流血量一般多于经血量的1~2倍,而异位妊娠流血量均少于月经量。(2)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后并非很快发生流产或破裂。发生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服药后3天,这可能与输卵管妊娠时不能形成完好的蜕膜反应,对米非司酮不敏感有关。
   
  2.3 避免误诊对策 异位妊娠一旦发生流产或破裂,其腹痛、腹腔内出血及休克等临床表现典型,诊断较容易。而误行药物流产后的早期诊断困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1)药物流产前除查血β-HCG、尿HCG外,还应行B超检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2)对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者,应加强观察。刘伯宁等报道有15.8%宫内妊娠行药物流产时患者在服米索前列醇后6h~1周内方可排出胎囊。据此临床医师对未及时排出胎囊者应及时行盆腔B超检查,观察血、尿HCG动态变化,及早明确是否存在异位妊娠。如发现附件包块,应及时收住院观察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提高对药物流产后腹痛的警惕性。对未见胎囊排出的患者发生持续性腹痛或缓解后又复发的腹痛要提高警惕,及时行盆腔B超检查。(4)服药后3天仍未见胎囊排出时应向患者说明有异位妊娠的可能,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 

  (编辑明 石)

  作者单位:444300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作者: 龚太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