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建立相应的随访医疗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1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非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因素比较分析。结果夫妻关系不佳、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差、家庭态度不良均为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结论产后是一个心理敏感时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建立相应的随访医疗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31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非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因素比较分析。 结果  夫妻关系不佳、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差、家庭态度不良均为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 结论  产后是一个心理敏感时期,应尽量加强产妇的心理保健,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抑郁 特征 心理因素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产后抑郁的病例。产后时期是妇女性激素等内分泌系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易于发生障碍的时期。据调查大约13% [1] 的产妇可能患有产后抑郁,这种抑郁障碍不仅对产妇产生影响和损害,而且对婴儿及整个家庭也将会产生种种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些病例的发作可能和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相关,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产后抑郁组:所有患者均来源于2000年5月~2004年4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初产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产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严重躯体疾病、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患者。共入组31例,平均(28.06±3.7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65±2.94)年,平均病程(3.15±1.32)个月。(2)非产后抑郁组:所有产妇均来源于1995年5月~2004年4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初产妇,排除既往有严重躯体疾病、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患者。共入组32例,平均年龄(26.12±3.5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57±3.64)年。两组病例在研究前均向其充分解释本研究的内容,并获得其同意与合作。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职业、家庭经济、居住条件等人口学资料。(2)自拟产后情况调查表:包括发病年龄、起病形式、伴发疾病、夫妻关系、家庭支持性等以及妇产科、精神科等疾病史和家族史。(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用于评定产妇的抑郁症状。
   
  1.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产后抑郁组平均年龄大于非抑郁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受教育年限产后抑郁组低于非抑郁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职业、经济及居住条件等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产后抑郁临床特点 产后抑郁组的患者平均产后(2.54±2.79)个月,呈亚急性起病,HAMD评分为(27.25±4.86)分,病情倾向于轻中度。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睡眠障碍、心境低落、压抑哭泣、悲观、食欲减退、头痛、健忘、易疲劳、易于责备自己、无原则地担心、不能妥善有效地处理事情、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有自残自伤倾向。而且产前大部分患者有焦虑,甚至恐惧。社会家庭功能多轻中度下降。相关分析发现,其中早期疲乏和睡眠障碍与产后抑郁明显相关(r=0.5614,P<0.01;r=0.4937,P<0.01),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预测性因子。
   
  2.3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因素为夫妻关系不佳、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差,家庭态度不良、婚姻生活不满意及做母亲心理准备不足等,两组病例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产后抑郁与相关因素分析(略)

  注: * P<0.05; ** P<0.01
    
  3 讨论

  据报道产后抑郁在临床上很常见,大约18%的初产妇可能患有本病,尽管产后性激素的变化被认为对产后抑郁的发作起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主体疾病却没有被认定 [2,3] ,由于产妇分娩前后所蕴涵诸多社会、心理及生物因素,使得人们对产后抑郁这一疾病的病因、病程、分类归属等问题产生了不少争议。而通常的产后抑郁只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包括了从严重程度不等的不良情绪到符合常用诊断标准的情感障碍。已初步发现这些疾病与临床上常见的抑郁症患者有着某些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心理及社会等相关因素 [4] 。本研究发现产后抑郁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睡眠障碍、压抑哭泣、悲观、食欲减退、头痛、易疲劳、易于责备自己、无原则地担心、不能妥善有效地处理事情、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有自残自伤倾向。总体上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部分病例可以自行缓解。但其造成的损害及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社会功能受损及消极悲观厌世的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妇产褥期的身体恢复,会影响到产妇履行母亲的职责,间接地影响到对婴儿的哺乳及婴儿情感等身心的发育等,甚至整个家庭功能、气氛受到部分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1] 。
   
  本研究显示产妇患产后抑郁与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夫妻关系不佳、家庭态度不良、对于做母亲没有心理准备等因素相关,非产后抑郁组和产后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产妇的产龄也越来越大,当面临的高龄产妇的诸多时,其心理压力也必然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抑郁、焦虑的发生;文化水平低者,其所能接受的生理卫生知识缺乏,对相关妇产科的知识,尤其倾向于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是不甚了解,对分娩前后的诸多事情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无目的地担心、忧虑。夫妻关系不佳、家人不支持、做母亲无所适从等生活事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抑郁的发生,国外研究也证实了家庭支持不力、对婚姻生活不满等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5] 。
   
  本研究发现产后睡眠状况和产生抑郁相关,是产后抑郁的一个显著的预测性因素 [5] ,睡眠状况越差,患有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的症状,但是也可能是产后抑郁的一个心理诱发因素,因为它常先于心境低落发生,它也许反映了产妇的产后应激程度,特别是初为人母强烈的责任心,对新生儿密切关注所致的心身疲惫等。睡眠越差者,心理应激程度越高,则越易于发生产后抑郁症状。产后抑郁的早期疲乏的发生率高也部分地提供了佐证。疲乏不仅是躯体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心身疲乏促进了产妇社会功能损害,从而影响其家庭、社会职能 [6] 。
    
  有关产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等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能够到医院就诊的不足25% [7] ,而到专科就诊的就更少了。由于产后是心理较敏感的时期,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远高于产前或一般人群 [7] ,因此应加强此期产妇的心理及身体的保健及护理,建立相应的随访医疗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妇女的心身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Beck CT.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their treatment implic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 Child Nursing,2002,27(5):282-287.
   
  2 Flores DL,Hendrick VC.Etiology and trea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2002,4(6):461-466.
   
  3 Bloch M,Daly RC,Rnbinow DR.Endocrine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03,44(3):234-246.
  
  4 Stein G,Wilkinson G.General adult psychiatry.Glasgow: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1998,929-930.
   
  5 Eberhard-Gran M,Eskild A,Tambs K,et al.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and non-postpartum women: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a,2002,106(6):426-433.
   
  6 Ahokas A,Kankoranta J,Wahlbeck K,et al.Estrogen deficiency in sever postpartum depression: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sublingual psysiologic17beta-estradiol:a preliminary stud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1,62(5):332-336.
   
  7 Alice SC,Elizabeth GR,Rachel CC,et al.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o-morbidity:Predicting early parenting,attachment security,and toddler social-emotional problems and competenci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1,4:18-26.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65001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作者: 杨丽菁熊鹏王继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