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女性的生理特点是经、带、胎、产、乳,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血密切相关,血分的不足或血脉的凝涩瘀滞都可导致妇科疾病。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所以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这就使得温通法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温通法指运用具有温阳化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通脉络的功......

点击显示 收起

    女性的生理特点是经、带、胎、产、乳,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血密切相关,血分的不足或血脉的凝涩瘀滞都可导致妇科疾病。《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诸脏病因》说“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子嗣……故治妇人病当以经血先”。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所以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这就使得温通法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温通法指运用具有温阳化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通脉络的功效来治疗临床病证的一种治法。从现代医学来看这类药物大多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同时可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促进病灶周围的炎症吸收,还可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并发挥作用。故而在妇科疾病证属血瘀寒凝中广泛运用本法在其他证型中也可少佐此类药物以增进药物的整体效果。
常用的具有温通作用的药物有:桂枝、当归、川芎、荆芥、小茴香、艾叶、砂仁、蒲黄、龙眼肉、附子、干姜、乌药、吴茱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法治疗妇科诸疾,效果满意,现举例如下。

  1  痛经

  患者,30岁,已婚。初诊2004年4月10日。患者自月经初潮至今15年余,每值月经来潮伴小腹疼痛难忍,以第1~2天为剧,伴汗出,恶心,热敷后稍缓。常服止痛药。月经周期尚准,量多,色黯,有血块,持续7~8天。LMP:2004年3月14日。平素纳差,四肢欠温,便溏。舌黯,苔白,脉沉缓。治以少腹逐瘀汤加减[1]: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炒蒲黄10g,五灵脂10g,桂枝12g,干姜5g,小茴香6g,延胡索15g,苍术9g,鸡内金10g,姜半夏10g,砂仁4.5g后下,三七末5g冲服。服药4剂后月经来潮,诉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经量也较前略少,仍按上方加减调理巩固疗效。
  
  按:痛经以血瘀证多见,宜在经前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方中以当归、川芎为君养血活血;失笑散活血化瘀,桂枝温通经脉,共为臣药;小茴香、延胡索、砂仁温中行气止痛;苍术、鸡内金、姜半夏燥湿健脾,共为佐药;辅以三七活血止血,干姜温中。全方以温通药物为主,温通结合,使气血得温,血行自畅,通则不痛。

  2  月经过多

  患者,26岁,已婚。初诊2004年6月28日。近2年来无明显原因月经较前明显增多,每次用卫生巾25片左右,曾在外院多方调治,效果不佳。平素月经周期尚准,每次经行8~9天,夹血块,伴腰酸,小腹隐痛,纳差,睡眠差,多梦易醒,小便赤热,大便时干时溏,伴头晕,易疲劳。现为经行第1天,舌淡,苔少,脉软弱。治以胶艾四物汤加减[2]:黄芪20g,当归6g,川芎4g,生地10g,白芍10g,党参10g,紫石英20g,侧柏炭10g,炒蒲黄12g,炮姜炭3g,熟军炭6g,艾叶炭3g,阿胶10g,龙眼肉15g。服药1周后诉诸症好转,以后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法调治2个月余,近期效果满意,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方中以四物汤养血活血;艾叶炭理气温经止血,阿胶养血止血;紫石英质重暖宫;佐以炒蒲黄、炮姜炭、温经止血;龙眼肉温补气血,有“少火生气”之功,气旺则能摄血归经,因在行经期以养血止血为主,辅以少量通阳活血之药,使得瘀去脉通,血得以归经,则月经正常。

  【参考文献】

  1  林有岳,刘志强.少腹逐瘀汤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158例.青海医药杂志,2000,30(4):20.

  2  朱化成,徐广美,宋志远.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崩漏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1):651.

  作者单位: 430061 湖北武汉,湖北中医学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杨为霞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