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3期

盆腔内平滑肌瘤伴黏液变性1例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平滑肌瘤。黏液变性。盆腔1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全切后3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2005年因子宫肌瘤在地方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子宫肌瘤纤维变性。2007年发现盆腔包块,2008年行超声检查:盆腔内实性占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平滑肌瘤;黏液变性;盆腔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全切后3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2005年因子宫肌瘤在地方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子宫肌瘤纤维变性。2007年发现盆腔包块,2008年行超声检查:盆腔内实性占位。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包块增大约15 cm×14 cm,血供丰富,组织较为糟脆,与周围组织黏连,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附件与盆腔包块黏连,行盆腔包块及左侧附件切除术。因术中出血较多,予静脉输血800 ml纠正,术后病理:(盆腔)平滑肌瘤伴黏液变性,免疫组化,S-100(-),SMA(++),CD34(-),KI-67散在阳性,masson肿瘤细胞显示为红色,卵巢(左侧)及输卵管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9天出院。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盆腔再次出现大小约21 cm×19 cm的包块,回声同前,考虑复发。

    2  讨论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内脏器官、腺体、血管、淋巴管壁内。平滑肌瘤属于间叶组织肿瘤,多见于子宫和胃肠道,瘤组织由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瘤细胞形态比较一致,排列成束状、编织状,核呈长杆状,两端圆钝。核分裂象少见。间叶组织包括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管、平滑肌、横纹肌、纤维组织、骨组织等。盆腔内平滑肌瘤多来源于子宫,子宫全切后复发的平滑肌瘤多考虑阔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中残留的平滑肌瘤或其他部位平滑肌组织的肌瘤,平滑肌瘤黏液变性:瘤细胞核及胞质均黏液化,形成黏液样物质,未完全变性的瘤细胞残留其中[1]。同时,黏液变性亦多发生于增长迅速、营养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恶性变或伴有其他相邻部位恶性变时,由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长迅速,具有优先获得血液供应的特点,使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也会发生黏液变性。本例患者已于2005年行子宫切除,且病理回报子宫肌瘤纤维变性,术中见该患者盆腔内肌瘤组织糟脆,色红,部分呈筛孔样,且血运非常丰富,术中、术后病理均未发现恶性变,结合各种组织的平滑肌瘤特点,考虑血管平滑肌瘤可能性大。但尚需进一步随访,病理检查确定其组织来源。

【参考文献】
  1 田扬顺.妇科肿瘤临床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6-149.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1 300139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2006级中西医结合妇科硕士研究生 2 天津,解放军第254医院妇产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