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5期

巨大儿与母亲体重的关系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05),低体重(BMI19)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孕期体重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巨大儿孕妇的剖宫产率及产时出血易高于对照组(P0。结论巨大儿发生与母亲孕前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有关,巨大儿的母儿并发症较高,孕前控制体重及孕期合理营养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巨大儿与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的关系。方法 将226例出生体重≥4 000 g作为巨大儿,230例出生体重为2 500~3 999 g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亲孕前体重指数的分布,孕期体重增加及分娩结局。结果 巨大儿组母亲孕前高体重(BMI>24)的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低体重(BMI<19)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期体重增加均大于对照组(P<0.01);巨大儿孕妇的剖宫产率及产时出血易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巨大儿发生与母亲孕前高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有关,巨大儿的母儿并发症较高,孕前控制体重及孕期合理营养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关键词】  巨大儿;体重指数;母亲体重

近年来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上升,所致母儿并发症增多。研究表明胎儿体重主要受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的影响,现分析泰安市中医院2002年至2008年分娩的巨大儿,探讨巨大儿与母亲体重的关系,加强孕期保健,以减少巨大儿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226例,随机取同期出生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230例对照组,两组均有完整的产前检查资料,均为单胎,分娩孕周37~42周,初产196例,经产30例。

  1.2 诊断标准 巨大儿的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孕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公式:体重(kg) 身高平方(m2)。按孕前BMI将孕妇分为三组人群,高体重组:BMI>24,理想体重组:19≤BMI≤24,低体重组:BMI<19。孕期体重(kg)增加计算方法:妊娠前半期增重:孕20周体重减孕前体重;孕中期增重:孕28周体重减孕20周体重;孕晚期体重:孕36周体重减孕28周体重;孕末期增重:分娩前1周内体重减孕36周体重。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 巨大儿组孕妇中,高体重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χ2=6.31),而低体重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χ2=8.95),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巨大儿组孕妇孕期的体重增加均相应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 不同孕期的增重情况 妊娠前半期,即孕20周前,巨大儿组母亲体重增加大于对照组,并持续到妊娠末期(P均<0.01),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2。表1 两组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表2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体重

  2.3 巨大儿的分娩结局 与正常体重儿组比较,巨大儿组母亲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均显著增高(P<0.05),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虽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自然分娩产程相近,见表3。表3 两组孕妇分娩情况

  3 讨论

  巨大儿的母儿并发症较正常体重儿高,本研究显示巨大儿孕妇易发生难产,致使手术产率及产时出血量增加,新生儿窒息增多。所以预防巨大儿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胎儿的生长发育由遗传因素及宫内环境所决定,当供给胎儿的营养过多时可刺激胎儿生长,易发生巨大儿,国内外学者发现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及孕前体重指数有密切关系[1,2]。本文发现巨大儿组中高体重孕妇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孕期体重的增加亦高于对照组,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一致。提示孕前及孕期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本文发现巨大儿组孕妇前半期体重增加超过对照组,研究表明妊娠的前半期是为后半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做准备的时期,超重孕妇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其基础代谢率于妊娠末期明显增加,使胎儿得到更多的养分,促使胎儿生长加快[3]。孕期盲目偏食或某些营养摄入过量是孕妇超重,甚至肥胖的原因[4]。对孕前不同体形的妇女孕期增重要因人而异,消瘦型妇女孕期增重应大于12.5 kg,而超重或肥胖型妇女孕期增重则适当减少,建议控制在14 kg以内为宜。但肥胖妇女在妊娠期不要求减轻体重,因为限制进食,母亲将消耗体脂而使酮体增加,酮体会妨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建议整个孕期都要重视孕妇的体重变化,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摄入,使孕期体重增加在合理范围,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Langar O.Fetal macrosomia:etiologic factors.Obstet Gymecol,2000,43(2):283.

  2 蔡淑进,姜梅.肥胖妇女的妊娠.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1,17:138-145.

  3 Kinp JC.Physiology of pregnancy and nutrient metabolism.Am J Clin Nntr,2000,71(Suppl):1218s.

  4 方晋平.医学营养与疾病.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07.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市中医医院

作者: 任立新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