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恐怖症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恐怖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采用心理护理使恐怖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恐怖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效果较好。关键词心理护理恐怖症恐怖症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恐怖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举例说明及系统归纳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使恐怖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恐怖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效果较好。关键词 心理护理 恐怖症恐怖症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他们所遭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本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故护理中以心理护理最为重要 [1]  。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1 打断“病理性循环”

    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病后给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使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加重,加重了大脑功能紧张,从而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形成“病理性循环”。故护理恐怖症患者,首先应着眼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使之处于安稳的情绪状态。护理中首先要对患者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体验,作为客观事实加以接受,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耐心倾听其诉述,只有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理解患者,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然后再针对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具体原因,有的放矢地给患者作耐心解释、鼓励、安慰和保证,就能发挥更好的效应,从而打破病理循环。笔者曾护理过1例患者,女,38岁,因反复阴道流血2月余,来院就诊,一旦知道自己的疾病要手术才能治愈时,就开始整日处于惶恐不安之中,顾虑子宫全切手术对性生活影响,会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家庭破裂,对性知识渴望了解但又羞于启齿,有时会感觉生不如死,在情绪上有明显的不正常。盲目怀疑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因此恐惧,紧张不安。我们详细地把她的病情与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进行对比,肯定她患的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恐怖症。向她讲解这种病手术的目的、意义及对手术的周密布置和安全措施,患者由紧张不安逐渐转为安静并坐下认真地听讲,每听完1次解释,患者就感觉全身轻松多了。通过本人和家属同意,患者和家属积极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2天痊愈出院,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2 掌握好表态时机

  护士对患者做解释、保证、安慰和鼓励的作用如何,取决于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患者对护士是否信任,除与护士的年龄、着装、风度、态度、技术等有关外,还与表态的时间有很大关系。有的人一开始就向患者做出能治好的保证或一大堆解释,这时患者就会认为她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病情,这些话是不可信的。所以,在与患者交谈时,首先应认真倾听患者叙述,双目注视患者,必要时做一些简短提问,但不轻易表态。只有在充分听取患者述诉,掌握了患者的发病经过、治疗情况后,才向患者做出恰当的解释和保证。患者会认为你详细了解她的病情,所做的保证和解释是有根据的、可信的。

  3 患者角色适应的护理 

  恐怖症患者角色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角色行 为异常和角色行为强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恐惧、悲观、绝望等,有的甚至走上绝路,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和难以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护理主要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后者是患者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对原来或其它角色担心感到恐惧不安,临床表现为疑病、情绪不稳、依赖性强、安于患者角色,治疗效果差,这是由于患者病后所遭受的社会心理压力有所减轻,还受到各方面的照顾和优待,以及病后体力、能力下降等原因引起;护理这类患者,应使患者及其家属共同认识到“角色行为强化”现象的存在及其对疾病的影响,然后制订出克服措施,如逐渐减少对患者的照顾,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患者的继发性受益和发现自己能力之所在。

  4 服药的心理护理

    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减轻躯体不适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打断病理性循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在用药前将药物的作用和效果告诉患者,当患者服药后果真得到预期的改善,就会信赖医护人员,增强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的作用。

    5 精神卫生宣教

    恐怖症经过治疗取得疗效后,心理护理的重点应转为对患者进行精神卫生教育 [2]  ,以巩固疗效。根据患者具体的个性特征,给患者以指导,使其认识自身的缺陷,并主动地加以克服。对于与发病有关社会心理因素,除了通过与患者家庭、工作单位或学校取得联系,争取社会及有关部门支持,合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其父母或配偶等主要家庭成员予以心理咨询,使患者有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外,还应训练患者增强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学会谅解和宽容别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主观欲望,以改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黄敬享.健康教育.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

  2 王姜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7.

  (收稿日期:2004-10-09)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675800云南临沧云县医院 

作者: 杨宝凤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