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浅谈人工肛门排便控制的训练方法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训练人工肛门的排便习惯、减轻异味、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69例结肠造口术患者通过自然排便法和结肠造口灌洗法指导,使之形成一定程度的规律性排便习惯。结果有58例患者在4~6周内可不同程度地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11例患者短期效果不太明显。结论自然排便法和结肠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训练人工肛门的排便习惯、减轻异味、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 方法  对69例结肠造口术患者通过自然排便法和结肠造口灌洗法指导,使之形成一定程度的规律性排便习惯。 结果  有58例患者在4~6周内可不同程度地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11例患者短期效果不太明显。 结论  自然排便法和结肠造口灌洗法对人工肛门术后排便习惯的控制效果比较明显,84%的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且能清除或减轻人工肛门的异味,减少肠道积气,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了生活及工作的不便,提高了生存质量。
    
  关键词  人工肛门 结肠造口术 自然排便法 结肠造口灌洗法
      
  人工肛门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的必行术式。我院自1995~2003年4月共行此手术6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出现社会生活功能限制,因造口大便气味,造口本身以及无节制排便、排气困扰着患者的社会生活。为解决这些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不便,提高生存质量,我科采取了自然排便法和结肠造口灌洗法,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自然排便法
    
  将造口袋直接佩带在腹部造口皮肤上收集粪便,随着粪便的排入而随时清洁更换。患者出院前,护士指导患者每日晨、晚各采用腹部加压等措施以促进排便,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规律性排便习惯,多可减少工作期间及周围环境不便等情况下的麻烦。对结肠造口的患者,大多于半年后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而免带粪袋,在晨起排便后,用纱布或软手纸衬贴在皮肤上即可。

  2 结肠造口灌洗法
    
  此法是利用一般灌肠的原理,以温水灌入肠道而刺激肠蠕动,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彻底地排泄肠内容物,使两次灌注之间无粪便排出,从而达到人为控制的方法。
   
  2.1 灌洗器材 用一般灌洗器即可,但肛管部分要选用质厚较软的胶管,以免引起肠穿孔。润滑剂常用甘油、液体石蜡油,灌洗液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2.2 灌肠方法 在术后6~10天或病愈拟出院前3~4天开始,指导进行1~2次。待患者熟练后,可自己或由家属协助完成。一般在早餐或晚餐后定时进行,以促进排便习惯的形成。患者取坐位,年老体弱或术后早期可取右侧卧位,方法与一般灌肠法相似。应注意以下几点:(1)灌洗液的高度以立位和肩胛相平即可,以免压力过大。(2)灌洗开始前应排尽管内空气,防止空气注入,灌洗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30min为宜,不得少于10min;灌洗液的量一般在500~1000ml之间,但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量与速度应以患者腹部感觉掌握。(3)保持肛管与人工肛门密切接触,避免灌洗液流出;遇肠痉挛应暂缓灌洗,必要时应中止。(4)水温控制在37℃~40℃为宜,水温过高则对肠刺激作用较弱,太低则易引起肠麻痹。(5)在排便习惯尚未形成前,灌洗结束后仍应佩带粪袋,以免残余粪便污染。(6)灌洗间隔时间最初为24h,以后酌情延长至48、72h,甚至可每周1次。
    
  3 结果
    
  结肠造口灌流术简单而易为患者掌握,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1~2次后多能自己完成。一般在灌洗4~6周内,多数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建立有规律的排便习惯,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且能清除或减轻人工肛门的气味,减少肠道积气,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率。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117000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外二科

作者: 高新春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