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护生内科护理学见习课的调查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内科护理学及其见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对本校2002级大、中专护生进行了有关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的调查,内容包括对见习学习紧张度、安排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见习的“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说明现有的见习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就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内科护理学及其见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对本校2002级大、中专护生进行了有关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的调查,内容包括对见习学习紧张度、安排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见习的“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说明现有的见习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就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 见习 调查分析
      
  内科护理学是重要的医学护理课程,是护理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课程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临床见习是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学生将理论结合于实践的第一步。见习课是护生从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我校的见习教学是采用课间见习的方式,采取边看患者边讲授的“床边带教模式”,亦称顺序性教学法,使见习与课堂理论紧密结合。具体安排是这样的:每9~10个学生为1组,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带教。教学方式基本为典型病例示教、重点病种讲解等。为了解护生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情况,我们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3年12月~2004年4月在校的2002级英语护士班、普通班中等护理专业及护理专科护生120名,女生108名,男生12名,年龄16~20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对见习学习紧张度、见习安排、见习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等。由笔者发放问卷,负责讲解。共发放问卷120份,当场回收116份,有效回收率96.7%。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学习紧张度 与见习前的理论课程阶段相比,14.3%的学生认为见习课的学习最轻松,39.6%的学生认为较轻松,26.5%的学生认为中等,13.9%的学生认为较紧张,5.7%的学生认为最紧张。可见多数学生见习课的学习是较轻松的。在见习课上,90.6%的学生认为见习以“见”示教为主,比较形象,容易理解和记忆。
   
  2.2 教师的教学学时分配 教师平均花(53.6±12.7)%的时间示教病例,(47.4±12.7)%的时间讲小课和总结分析。教师的主要时间安排也是以示教为主。这样安排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理论教学和示教后的总结分析,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认识一些常见疾病。
   
  2.3 学生对见习教学方式的评价 如果把见习的学习效果看成是由“看”和“小课”构成,52.3%的学生认为“看”的功劳占大部分,37.5%的学生认为“看”和“小课”的功劳各占一半,10.2%的学生认为“小课”起大部分的作用。可见“看”在见习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建议,见习前带教教师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能使其对相关疾病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的了解和认识。
   
  2.4 见习教学效果 12.2%的学生认为见习课对理解某一疾病有极大作用,67.6%的学生认为有较大的作用,13.1%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7.1%的学生认为仅有少部分的作用。大部分学生认为见习课对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2.5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见习课上,32.7%的学生对教师 提出的问题(理论课讲过及书本有的内容)只能回答其中的少部分,59.1%的学生能回答一半,仅8.2%的学生能回答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提示多数学生在见习前并没有积极主动地预习、思考、准备,而是等待教师的“灌”与“输”。
    
  3 讨论
    
  见习是护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护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见习课的目的是加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体会到见习课教学对理解和认识疾病有较大的帮助,尤其是“看”这种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形象生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纯理论课时高,在较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调查同时发现,见习课上大部分学生仅能回答教师提问内容的一半,说明学生并没有积极准备,仍然习惯于等待教师被动的“灌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见习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见习课前带教教师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希望学生在见习课上总结,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 [1] ,即“接受问题—病例见习—自学思考—讨论质疑—评价精讲—临床再见习”。变“教”为“导”,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填鸭式”教学。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 。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见习课对于学生很有吸引力,好奇、神秘、陌生是学好临床课的积极力量。
   
  总之,教学方式应适应时代的变迁,临床教学应侧重思维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参与,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见习模式,增加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见习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炳如,梅人朗.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见习:多维评价计划的理论基础和费用.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5,16(2):42-44.
   
  2 李亚军.VIPP教学法探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1-3.
   
  3 杨英.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28(2):178.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430022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朱丽琴 朱桃英 熊宇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