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关于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率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我院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多,而小儿隐匿的静脉造成穿刺困难一直是较普遍的问题,现就该问题将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护理小儿都害怕扎针,在操作前后都有哭闹、骚动的情况,故对于较大儿在操作前给予赞扬、鼓励、比较等,以稳定其情绪,尽量配合操作。静脉状态差,可能复扎次数较多的患儿,建议家长回避。同......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门诊小儿输液患者多,而小儿隐匿的静脉造成穿刺困难一直是较普遍的问题,现就该问题将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小儿都害怕扎针,在操作前后都有哭闹、骚动的情况,故对于较大儿在操作前给予赞扬、鼓励、比较等,以稳定其情绪,尽量配合操作;对于婴幼儿,扎针准备动作宜快,避免长时间操作而增加恐惧感,同时应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静脉状态差,可能复扎次数较多的患儿,建议家长回避。同时,护理人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镇静、果断、审慎、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2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周岁以内的患儿,选头皮静动脉穿刺。前额部的静脉不易滑动,易固定,常作为穿刺部位,其次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或足背大隐静脉;较年长肯合作的患儿,首选手背、足背及大隐静脉;抢救患儿时,可选择肘静脉或额上、外静脉穿刺或两路静脉开通,并最好用套管针穿刺。

    3 操作方法

    由助手固定小儿头部,探清静脉的方向及深浅后,常规消毒。左手指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头皮静脉穿刺: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沿血管与皮肤成15°角,进入皮下后,改用前后进针,慢慢潜行,见回血即止针。另一种方法是用持针器夹住针柄操作,此法进针较慢,且中途不用换手,效果很好。对于小儿两侧颞静脉及内踝大隐静脉的穿刺,见回血后再进少许,否则易渗出;对于腹水、高热等脱水较多的患儿,由于静脉萎瘪,回血很慢,此时可根据进针时脱空感并试抽回血确定,也可试滴,如液体顺利进入,局部无隆起及疼痛则穿刺成功。头皮静脉穿刺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

    4 穿刺后的处理

    头皮静脉穿刺者,除常规针头固定外,用纸胶加固头部一圈,以防止小儿拉扯。手足部穿刺输液者,可用夹板固定。针对小儿多动的特点,可播放动画片、给予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笔者用上述方法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操作,一次成功率在90%以上。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310051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

作者: 裘丽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