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小儿高热惊厥20例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惊厥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大量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不随意收缩。高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引起惊厥原因,也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自2003年10月~2004年12月间我院收治20例高热惊厥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惊厥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大量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不随意收缩。高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引起惊厥原因,也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自2003年10月~2004年12月间我院收治20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护理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高热惊厥患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个月~7岁,其中6个月以内3例,6个月~3岁15例,3岁以上2例;有FC复发记录6例,占30%,其中4例仅复发1次,最多达4次。首次发作体温38℃~39℃7例,体温39℃~40℃11例,40℃以上2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占50%;支气管炎6例,占30%,肺炎2例,占10%;急性胃肠炎2例,占10%。

    2 惊厥的处理

    2.1 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应该尽快控制发作。常用的止惊药有:(1)安定:为病情危急的惊厥的首选药,剂量为0.1~0.3mg/(kg·次)。其作用快,1~3min即起效,有时用药后数秒钟即可止痉。一般肌肉注射,以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者,可按1mg/min的速度静注。因其作用时间短,必要时20min后再重复1次。(2)鲁米那钠:安定控制惊厥后,可继续用鲁米那钠肌注,剂量为5~10mg/(kg·次)。(3)10%水合氯醛:本品安全有效,剂量为0.5ml/(kg·次),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2.2 控制发热 FC患儿要及时处理高热,以免进一步加重抽搐 [1] 。首选物理降温,用毛巾浸水拧至不滴水,放至患儿额部;也可将冰块封在塑料袋中用毛巾包好放在患儿头部;还可以用温水反复擦洗患儿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物理降温困难时给予药物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对年龄<6岁的患儿主张尽量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退热剂多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3 输液 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水份及营养,输液量为60~100ml/(kg·d),如惊厥呈持续状态,会发生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用量为1.0~2.5ml/次。颅内压增高时,可静脉注射甘露醇,用量为0.5~1.0g/(kg·次)。

    2.4 输氧 发生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对连续发作者应予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

    3 护理体会

    3.1 注意保持安静 禁止一切刺激,光线亦不宜过强,检查、治疗、护理等要集中进行,防止诱发惊厥。

    3.2 注意体位 患儿应平卧于床上,松解衣服,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吸入气管。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防止吸入性窒息。切忌家长搂抱、按压或颠摇患儿,以减少刺激。

    3.3 注意观察病情 (1)密切观察惊厥的表现,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者,提示易反复发作。(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高热可进一步加重痉挛,造成恶性循环,增加氧的消耗量,而发生脑水肿,必须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观察血压是否升高,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呼吸的节律及频率等。(3)注意观察伴随症状,有无呕吐、皮疹、口腔的特殊气味等。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情况。

    3.4 注意抗感染 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多数为感染性疾病引起,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时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3.5 注意患儿安全 要有家属专人守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 柴文莲,邢爱红.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与预防.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0):603.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272200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儿科

作者: 冯 丽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