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护理本科教育增设《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的构想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增设《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能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形象。方法在基础医学、基础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科目的基础上开设一门公共课程。结果将护理本科生培养成为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四位一体的高级护理人才。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增设《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能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形象。 方法  在基础医学、基础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科目的基础上开设一门公共课程。 结果  将护理本科生培养成为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四位一体的高级护理人才。缩短我国和国外护理专业发展的差距。 结论  《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能帮助护士在工作中找差距、找不足。围绕问题,走出一条适宜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护理本科 教育 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
      
  护理专业在我国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专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1] 、服务对象、专业教育、实践标准、从业守则和不同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护理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种状态。它的发展将取决于每一代、不同层次护理教师、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了解掌握护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护理教育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本科护理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渠道 [1] ,因此,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增设《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的课程能够使学生提高专业认识,提供专业服务、树立专业形象,真正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 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护理事业在专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2] 。课程《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能够指导护理工作、前瞻性地预见护理专业未来。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课程。它与其他护理学科不同的是,护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不仅所服务的对象的覆盖面比较广,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护理人员。而且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包括分析当今护理教育、护理科研、临床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出护理专业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和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建议等。
   
  与国外护理专业发展相比,我国的护理专业历史较短、发展较滞后。护理专业诞生于1870年,我国近代护理是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后开始的。1950年我国将护理专业教育纳入中专正规教育系统。1983年开设了护理本科教育、1992年才有了护士硕士点。所以护理人员普遍学历层次比较低。护理科研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强、科研的信息、经费、时间不足。在专业态度方面,有些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定,利他主义精神欠缺,未把工作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护士专业只有《护士守则》,《护士职业法》依然不健全。因此,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增设《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描述和前后期的课程要求
    
  《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可作为护理本科及定向护理的专业人员的主干科目,也可作为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的继续教育科目。让学生学会对当今护理专业的现状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的眼光加以比较分析。把21世纪的护理人员,培养成为既具有临床护理技能和知识,又具备护理专业人员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态度的骨干力量。《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是在基础医学、基础护理、护理学基础、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科目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护理是不是一门专业;护理专业的发展史;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护士与参政;专业学会的职能、任务和学术活动的介绍;护理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热点、重点科研项目、国外护理科研新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临床护理实践的模式和现状;护理质量标准的制订、落实、评价和保证;新的护理制度、护理常规的介绍;中国护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预测分析;护士伦理法则、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护理专业中发展的问题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同时应有计划的通过几年教育将护理本科生培养成为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四位一体的高级护理人才。尽快缩短我国和国外护理专业发展的差距。
 
  3 课程目标
    
  本课程学完后,学生的能力应达到:(1)能叙述专业的概念、专业特点、现代护理学与专业标准、护理伦理道德法则。(2)了解中华护理学会的创建过程、主要任务、学会的活动、参加专业学会的好处、护理学会能解决的问题、国际护士守则、中国护理教育存在的弱点、改革的前景、护理管理与成本核算。(3)熟悉护理科研的范畴、先进的研究方法、阻碍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因素、护理发展信息获得的途径和方法。(4)明确现阶段的临床护理实践模式、我国护理质量标准的指标和评价方法、护理质量保证计划和实施细则。
    
  4 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包括:护理是一门专业不是一门职业、护理发展史、护理伦理道德、护士守则、护士与参政(护理学会介绍)、护理临床实践模式、护理质量保证、中国护理教育的弱点、护理科研现状分析、护理信息学介绍、护理管理与成本核算、护理专业面临挑战和机遇。共30学时。
  
  5 课程教学方法
    
  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选读文献、写作业。课堂讲授是高等护理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是通过一份完整的案例(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向学生讲解该事件的主要线索。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关键点,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各学课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也更加具体、生动、直接地帮助学生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小组讨论是护理专业课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4] 。也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这种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又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开阔思路。选读文献是教师向学生提供信息、进一步补充说明教材的较好方法。

  6 课程的评价
    
  6.1 评价范围 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关,包括:(1)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地素质教育,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2)教研组建设:就是教学梯队的建设,配备足够的、梯队合理的师资。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教学法的研究。(3)教学条件:以授课环境适宜为主。(4)教学大纲:教师集体讨论,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教学大纲。(5)教学内容:它是保证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5] 。(6)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应随课程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获取最新资料。
   
  6.2 评价方法 分理论测评和能力测评。理论测评可通过课堂观察法、提问、写作业、口头讲评等方法进行;能力测评可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案例分析水准等来评判。
   
  6.3 评价内容 (1)评价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2)评价授课后能否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3)评价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如何;(4)评价教学资金提供和利用是否恰当;(5)评价课程大纲是否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性;(6)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是否对护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或对专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7 小结
    
  《护理专业发展中问题》是一门新颖的学科。它的崛起不仅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拓宽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更展示了医疗卫生事业辉煌的前程。目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在前进中找差距,在成功中找不足,围绕问题,走出一条适宜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顾炜.优化本科护理课程结构的策略与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18.
   
  2 刘可,张美芬,颜君.中国护理专业与专业标准差距的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57.
   
  3 吴瑛,陈新民,梁志欣,等.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进初探.医学教育,2001,8(4):38.
   
  4 梁淘,李扬,沈宁,等.护理课程设置改革中教学内容、安排、方法的变革.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6.
   
  5 何中,许岩,陈京立,等.有效的护理专业教师评价体制的建立.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71.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作者: 赵慧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