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抢救的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抢救的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冠状动脉介入术的60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各项指征的密切观察及对症护理,做好各种抢救的配合护理,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观察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抢救的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经验。 方法  对冠状动脉介入术的60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各项指征的密切观察及对症护理,做好各种抢救的配合护理,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结果  1例死于室颤,3例发生低血压性休克,3例发生室颤、室扑等心律失常。 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观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抢救配合 并发症的预防 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经股动脉通过动脉导管插管进行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及行冠脉介入性治疗的新技术,目前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检查及治疗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1] 。因此,为了减轻或消除并发症的危害,应在术中积极认真无误地做好各项抢救配合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本文对我科2000年至今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支架置入术共60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抢救配合及预防护理进行了如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年至今我院共行冠状动脉介入术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83岁。冠心病45例:伴高血压15例,伴糖尿病4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0例;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TCA;26例先行冠脉造影再行PTCA并支架植入术。
   
  1.2 临床表现与方法 3例发生室颤、室扑,诉胸闷、心悸不适,即予吸氧、补液、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及静脉点滴。3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等低血压休克症状,但意识清楚;静脉推注阿托品、多巴胺等。护士配合医生给予及时处理,配合抢救,同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时记录对症处理。
   
  1.3 结果 60例进行了冠脉造影,其中26例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在介入术中1例出现造影剂过敏起皮疹,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后症状消退;4例发生室扑、室颤,其中1例为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由于病情严重反复发生室颤经多次除颤后抢救无效死亡;低血压休克3例,均在PTCA术中发生,给予升压药及补充血容量后好转;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4例,及时给予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消失。

  2 讨论及对策
    
  2.1 发生因素 冠脉介入术中紧急情况的出现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导管在冠状动脉腔内刺激或扩张时心肌缺血所致严重心律失常,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时(右冠脉病变)可致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患者临床及基础疾病的严重性 [1] ;患者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不了解检查和治疗的过程,精神紧张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下降;造影剂过敏反应等。如不及时解除和处理,后果严重。
   
  2.2 预防及抢救配合
   
  2.2.1 术前应保证患者的休息及良好精神状态 护士应根据患者年龄段及文化层次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好其心理护理并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解释手术过程,及时满足各项要求,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拔管时应向患者说明拔管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术前可予安定10mg肌肉注射,使患者安静。
   
  2.2.2 术中完善抢救准备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心电监测以及除颤仪的应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抢救过程中能处于冷静敏捷状态,及时正确地观察判断处理各种情况。术中做好急救物品仪器的准备,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心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减少过敏反应;应做碘过敏试验;本组病例中1例患者出现皮疹,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后症状消失。
   
  2.2.3 术中心电活动异常的处理 术中心电活动的改变很常见,特别是右冠状动脉操作时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窦缓窦停、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术者动作轻柔,避免导管将冠脉口堵塞;避免过大的球囊和过高的压力;提高股动脉穿刺成功率是减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时心律失常及低血压较常见,抢救措施:除应准备好双管补液,利多卡因、硝酸甘油、阿托品、多巴胺及阿拉明等急救药外,还应备好临时起搏器及除颤仪。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尤其是心电图改变,询问有无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如能除外机械刺激,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15min1次,直到转为窦性心律,虽利多卡因对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无降低作用,但可成功抑制室早发生,可使原发性室颤减少 [2] ;不改善者予300J的直流非同步电击除颤。本组4例发生室颤、室扑。经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及胸外心脏按压处理3例症状好转;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年老体弱经抢救无效死亡。
   
  2.2.4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动脉压力监测 血压过低或血压波动变化时,要特别注意是否为导管入冠状动脉口的位置不正确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断,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迅速导致室颤,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心率减慢状态是一种发生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后果极为严重的并发症 [3] ,与拔出管鞘时刺激、疼痛有关,表现为血压快速下降甚至休克。因此,拔出管鞘时应向患者说明拔管方法和消除患者的担忧与恐惧,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用品,如多巴胺、阿托品、阿拉明和心电监护,并协助医生拔管。拔管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止发生异常改变:(1)采用分段减压方法压迫止血。(2)拔管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紧张、伤口剧痛的患者,必须使其身心放松,同时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 ,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面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及恶心感。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状态,即予吸氧、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多巴胺20mg加10%GS20ml静脉推注,并予多巴胺10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另一管予大量补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经抢救15min后血压回升至正常,各项指征正常。冠状动脉介入术虽有一定风险,但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抢救配合及密切监测术中心电、血压等症状变化,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并发症,能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溥国,张群林.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监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5(2):26.
   
  2 田青平,萧健能.造影剂所致的视觉损害—附3例报告.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1998,1:25.
   
  3 朱秀勤.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3):36.
   
  4 梅香利.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82-83.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51063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科 

作者: 刘凌云古会珍刘冬云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