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论临床教学中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方法。方法总结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中关于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体会。结果医疗纠纷发生既有医源性因素,也有非医源性因素,提出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重要意义。结论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寓意于临床教学之中,以减少医疗纠纷......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方法。 方法  总结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中关于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体会。 结果  医疗纠纷发生既有医源性因素,也有非医源性因素,提出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重要意义。 结论  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寓意于临床教学之中,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临床教学 医疗纠纷 防范教育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f prevention of medical dissension in clinic teaching
     
  Luo Yang,Zeng Yuhua
    
  Nursing Institut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ways that strengthen education of prevention of medical dissension in clinic teaching.Methods It is experience in clinic teaching and working.Results Leading medical dissension has not only medicine but also nonmedicine.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to prevent medical dissension in clinic teaching.Conclusion We must adopt some measures that cultivate the nurse student's law,service,and safe consciousness in clinic teaching.
   
  Key words clinic teaching medical dissension prevention teaching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病种繁多,病情多变,人的个体差异大,加之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未知的医学领域很多,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遭遇医疗纠纷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更加重了护士的责任,因此,如何在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摆在医学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医疗纠纷的概念
    
  医疗纠纷是指病员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因对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认识上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主要表现为双方对某一不良后果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否承担和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1] 。但经查实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实际上并无原则性错误,而只是在服务态度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或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学知识,不明医疗真相;或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另有需求以致纠缠不休等。医疗纠纷属法学范畴的概念,泛指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患者的非正常死亡、残疾、组织器官的损伤、功能方面的障碍和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或患者方面因缺乏医疗知识,对本来是正确的医疗过程而提出非难和纠缠,就医疗方面问题而发生的诉讼行为,统称医疗纠纷。
    
  2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医疗纠纷的产生既有医源性因素,也有非医源性因素 [2] 。医源性因素一方面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由于技术过失,造成对患者的严重不良后果,这包括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因个人技术能力有限、医疗发展水平、医疗单位的技术设备条件受到限制而造成医疗事故行为而发生的纠纷;另一方面还包括由医疗过失、医疗保护措施不力、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等导致的医源性纠纷。非医源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疗制度不理解、病人或家属有不良动机、社会变革时期对某些制度的不适应等。目前医疗纠纷大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滞后、医患沟通不够、医疗费用过高、服务态度不佳和技术水平欠缺而产生的,而真正由医疗事故或责任事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到5%。
    
  3 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一旦引起纠纷,医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很大,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对社会、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医疗事故发生。而加强护理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教育应从学校抓起,因为,护生的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很薄弱,在护理教学中,应在具体的护理行为教育中加入相关的内容,使其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限度,最终达到既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又有利于自我保护的目的。
    
  4 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措施
    
  4.1 言传身教,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遵法。针对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新《刑法》等,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其次,在带教的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权利,提供最佳的护理,同时对所带教学生的行为负责。另外,带教教师应从法律的高度规范自己的带教行为,按执业护士的要求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

  4.2 加强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由于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服务性强,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如诉诸于法律,护士有可能担任被告、证人等角色,而怎样担任这个角色,就应当具备有关的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调查 [3] ,护理人员掌握的有关法律知识仅有3.5%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这不利于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后按照护理法的要求开展工作,容易违反护理工作中的法律程序而引起纠纷。因此,必须加强护生法律观念,使护生适应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4.2.1 护理教学中渗透医疗纠纷防范的法律教育 在临床教学中注意将尊重病人利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严格按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与加强法律观念相结合的教育,教育护生依法实施护理服务,在为患者实施疾病护理过程中,避免潜在性法律问题的发生。
   
  在授课时强调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对病人造成伤害,就构成了侵权违法行为 [4] ,使护生充分认识到遵守医院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医疗护理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前提,否则有可能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如:昏迷、躁动病人,没做好保护,可发生坠床、撞伤等意外;无菌操作不严格,可造成医源性感染;护士使用热敷或冷敷时,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会烫伤或冻伤病人;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严或不遵守医嘱处理规程,就可能出现差错事故等。教育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上严格遵守各种诊疗护理常规,及时监测、记录病情变化,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降至阳低限度。如对创伤、诊断不明、手术后及危重患者的护理,必须按规定时间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预先做好急救准备,积极配合抢救。让护生明确:医疗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责任重大,技术性强,与法律有密切关系,只有精通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医院护理操作规程、时刻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才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患者拥有知情权。知情权是病人就诊、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权利,病人有权知道医疗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自己的健康状况、每天治疗护理工作的安排、正确的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医疗费用、各种检查及手术的目的和配合要求、自我护理及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出院后自我照顾的方法与技能、出院后复查的途径等,护士有充分的告知义务。因此,在教学中,应向护生说明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和护士告知义务的重要性,强调护理操作前必须作好说明解释工作,征得病人同意,争取其合作,可防止护士为完成任务迫使病人接受护理活动而发生的医疗矛盾的纠纷。
   
  《条例》赋予患者复印或复制有关客观病历资料的权利,即入院病历记录、医嘱、辅助检查报告、护理记录、手术或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等 [5] 。这些客观病历资料是医院和病人的重要档案资料,反映了病人病情及治疗的全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文件记录,是具有重要法律作用的文件,当发生医疗纠纷诉讼时,在调查处理过程中都要依据病例记录加以判断,明确法律责任,此时病历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授课时要使护生明确护理文件的法律意义,要求书写时必须切记客观、准确、及时、连续、完整、严禁涂改,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加以判断。护生到病区见习时,收集病人资料,进行书面练习,提高其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和能力。
   
  4.2.2 利用案例强化学生法律意识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 结合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及经验教训,说明护理工作和一般的消费服务不同,是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使护生进一步理解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意义。介绍临床老师杜绝护理差错的典型事例及以往学生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例,进行讨论,选派代表发言,一方面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医疗护理差错的易发环节,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能够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的重要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既能提高护生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又能强化护生的法律观念,增强护生对护理纠纷的防范意识。
   
  4.2.3 重视实习前教育 每批护生入院实习时安排岗前培训与上岗教育,除了一些护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外,要求学生重新复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毒麻药品的管理制度等;重新复习临床护理实践中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医嘱执行制度、查对制度、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技术操作的言行规范等。
   
  按法律的含义,实习护生只能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按照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去工作,否则他们的工作将被认为是侵犯行为 [4] 。教学中将这些法律规定告知护生,强调实习期间必须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护生如发生护理差错或事故,带教护士将负主要的法律责任。但护生如离开带教护士的指导,独立进行操作,对患者造成了损害,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要明确自己的法定职责范围,认真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护理患者,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教师结合临床护理专业课内容,加强护生对与护理职业相关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使护生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依法护理患者的意识,使护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而造成严重过失时会触犯法律,意识到懂法、守法不仅能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样也是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4.3 重视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 医德要求医护人员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医疗护理工作,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懂得亲切、耐心、体贴、救死扶伤精神的重要性,还要懂得病人的心理、意愿,在同情和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接受病人某些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它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寓意于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护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护士综合素质的高低与护理质量和水平成正比,也与病人的信任程度成正比,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解答问题不当,接待服务不到位,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不仅会造成服务态度不好,更主要的是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被告。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护生学习人际沟通方法,加强护生的语言和仪表、举止的训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日常用语和操作解释用语的练习,特别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护生做到文明、礼貌、专业化服务;热情、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耐心、恰当解释病人的疑问,明确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注意接待病人的方式、技巧,做解释工作时耐心、仔细,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4.4 注重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护理技术 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杜绝差错事故的基础,临床上有些医疗纠纷是由于护生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应争取运用各种措施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每项技术,教师应反复规范地演示操作,并详细解释这样做的目的,然后让护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随时指导,实行不同阶段的技能考核。为了调动护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加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在每项操作前,都拟订一个病例,让护生作出评估,包括护士仪表、患者情况、病室环境、用物准备,然后再决定用哪种护理技术,使护生意识到熟练的操作技能,不但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而且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病人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有逐渐升高之势。为增强护生法律意识,让其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各环节中,对护生加强护生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无疑将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锦铖,杨巧兰.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与基本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6(6):833.
   
  2 黄俊辉,李远斌.医事纠纷成因与强化法制教育.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6):401.
   
  3 赵燕平.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2,17(2):152-153.
   
  4 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同等教育出版社,1999,68.
   
  5 王仙圆,田小丽.学习、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2.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410013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作者: 罗阳 曾玉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