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患儿家长往往对突发的症状惊慌失措,不利于及时诊治,因此有必要在为患儿治疗的同时对其家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1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心理特征1。1焦急、担心患儿的智力及生命由于高热惊厥患儿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牙关紧闭,患儿家长往往会以为患儿无呼吸、缺氧,害怕随之而来的会是心跳停止而死亡......

点击显示 收起

  惊厥俗称抽风,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病率约3%~5%。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兴奋容易扩散,故易发生,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 [1] 。患儿家长往往对突发的症状惊慌失措,不利于及时诊治,因此有必要在为患儿治疗的同时对其家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1 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心理特征
    
  1.1 焦急、担心患儿的智力及生命 由于高热惊厥患儿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牙关紧闭,患儿家长往往会以为患儿无呼吸、缺氧,害怕随之而来的会是心跳停止而死亡;或者知道患儿是高热,担心“烧坏脑子”影响将来的智力发育。
   
  1.2 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的心态 患儿的病情牵动着家长的心,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节秩序。患儿家长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疲惫感与日俱增,虽然患儿已被医院全力诊治、护理,也不能完全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如果患儿及时好转或恢复则万事大吉,但若患儿没有及时醒来或无好转迹象,其家长有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猜疑和不满。倘若医护工作中某一环节发生了患儿家长认为的差错,便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2 护士在抢救同时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2.1 言语 语言不仅反映护患之间的关系,而且对患儿家长的情绪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需要,通过耐心、细致和自信的言语交流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处理患儿的疾病,增强战胜疾病、解除困扰的信心,使其更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
   
  2.2 行动 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反映他的情绪。护理人员在抢救中的行动对患儿家长有直接的影响,工作中的认真、稳重、镇定、熟练、轻柔和敏捷都会给他们以极大的安慰。

  2.3 神情 心理学上称神情为非语言性交流 [2]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常通过自身的举止、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反映出来。护理人员要学会控制情绪,在抢救工作时遭遇各种突发问题时忌惊慌失措。
   
  2.4 态度 包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自身的仪表、风度、姿态等,患儿家长的态度、心情对护理人员也有影响。作为医护人员应该体谅他们的心情,在岗位上不受各种因素的侵扰,用温和的态度、婉转的言词来缓和家长急躁的心情,而不能流露出厌烦、怕脏的表情,从而使患儿家长心里踏实、满足。
   
  2.5 卫生宣教 向患儿家长解释高热惊厥发生的机制。
   
  嘱其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如遇发热、高热时需及时降温,如药物降温(家中应常备退热药)或物理降温。教会患儿家长家庭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以及药物降温的指征。
    
  3 讨论
    
  通过对患儿家长在抢救同时所做的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一方面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患儿的病情,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同时,他们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可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也给医院带来正面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在其了解了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后,提前降温,可减少发病的机会,起到一级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2 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编辑骄 阳)

  作者单位:215001江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

作者: 俞珍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