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浅谈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多年来,凡是谈起护理工作,人们就自然而然联想到医院临床护士对病人的护理,很少有人想到对健康献血者的护理。但实践证明,对无偿献血者,特别是初次献血的健康公民,实施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并成为一种精细的护理艺术,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应充分掌握献血者献血前的心理状态,适时运用......

点击显示 收起

  多年来,凡是谈起护理工作,人们就自然而然联想到医院临床护士对病人的护理,很少有人想到对健康献血者的护理。但实践证明,对无偿献血者,特别是初次献血的健康公民,实施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并成为一种精细的护理艺术,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应充分掌握献血者献血前的心理状态,适时运用心理医学知识解除他们对献血产生的恐惧和顾虑,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奉献自己的爱心。为使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笔者特对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1 献血前的心理疏导
    
  (1)无偿献血行为是高尚而伟大的,许多人都是自觉自愿为社会、为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血液的。但当他们踏上采血车时,又都有些紧张和担忧,此时我们要善于观察献血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每位献血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献血者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同时,以和蔼可亲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向她们讲述献血的相关知识,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这样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使献血者倍感亲切和信赖,消除对献血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心情轻松愉快,情绪稳定,对献血充满信心,解除了顾虑和恐惧,为献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2)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环境、采血器材不甚了解,感到献血后自身安全会有潜在危险,同时表现出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特征,针对此种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接待献血者,巧妙应用相关礼仪服务知识,主动介绍周围环境及无偿献血的高尚性,详细讲述采血器材的应用标准,同时给予精神安慰。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向献血者传递信息,从而减轻或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正确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另外,首次献血者多数为中青年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者,因在家庭及社会中担当重要角色,故对献血后能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格外关注,希望了解有关的血液生理知识,医护人员应理解其心情,耐心地向她们讲解血液生理知识,给献血者以安全感,使他们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愉快地接受献血工作。(3)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献血者献血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担心的是是否会传染某些疾病,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做详细的解释,耐心与献血者进行心理沟通,做到亲切大方、诚恳和蔼、有问必答、周到细致。通过心理交谈减少献血者的惧怕和不安心理,转移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沟通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献血者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沟通内容与语调,这样有利于使献血者感到一种亲切感。
    
  2 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2.1 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献血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献血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及献血的不同过程,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其中心任务就是增强献血者的安全感。首先,医务人员要仪表端庄,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献血者,热情、以礼相待,并为其保守秘密,同时保持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给献血者以安全、舒适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安心接受血液的采集。
   
  2.2 医务人员要与献血者密切接触 在采血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对献血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献血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对献血特别紧张者,医护人员要更加热情、细心、耐心地照护,以分散其注意力,同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另外,在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技术应娴熟,一举一动都要给献血者以安全的暗示与保证,使其消除敏感多疑心理,让献血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体贴和重视。准确掌握其思想变化,并对在献血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同时,还要以轻柔的动作和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对其进行血液的采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取得她们的信任与配合,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鼓励她们献血,实现她们为挽救患者生命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在献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并不间断地与她们交谈,认真观察其面色及神态,及时消除她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3 护理体会
    
  (1)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献血者在接受采血时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采血过程中,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从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心理护理在献血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关系到血液质量,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献血者来说是心照不宣的支持和鼓舞,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的人文关怀,可使献血者感到我们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献血者获得安全感的基础。(2)要想很好地掌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熟练掌握献血的相关知识,从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给献血者讲解献血后的生理特点,让献血者通过本次献血有了科学的认识,消除疑虑和恐惧。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减少和预防各种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3)通过开展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使我们体会到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常规的工作常识和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对工作热心、细心、耐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献血者工作中。献血工作是件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心理护理对于消除献血者心理障碍,降低因紧张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明显的效果。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和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快速发展。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作者: 刘金娜 丁海英 袁远 迟文忠 王彦梅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