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手术室作为特殊的治疗场所,更显示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让病人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并主动与麻醉和手术医师配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发展至今,应该把心理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手术室作为特殊的治疗场所,更显示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让病人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并主动与麻醉和手术医师配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手术病人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发展至今,应该把心理护理提高到与护理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使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为一体。手术室环境较为特殊,它要求手术室护士除掌握其独特的护理操作技能外,还应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行为和责任感。为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减少其恐惧心理,让病人处于良好状态,积极配合,将有助于提高麻醉手术的成功率。

  1 术前护理
    
  术前介绍是病人做好心理准备的心理护理之一,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无论是手术还是麻醉都会给病人带来身心两方面的损害。即使麻醉简单,手术很小,病人也会有恐惧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不可能用药物来完全消除。术前护理的职责,在于尽量使病人减少这些反应,保护病人机体功能。此时手术护士要礼貌地用文明语言主动热情地与病人亲切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抓住其心理特征,向病人解释手术治疗的意义,说明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手术可解除病患,不会影响生理功能,术后能正常生活、工作,稳定病人情绪,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心。

  2 术中护理
    

  对病人来说,手术室是一极易产生恐惧的治疗场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衣着,手术间的灯光布置、手术器械、被血迹污染的敷料及手术衣裤等,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情绪会发生较大的波动,给手术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病人的心理处于极度紧张而又恐惧的状态,一些微小刺激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此时,对病人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以温和、亲切、开导性语言安慰病人,为了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也可以询问病人的家庭状况、饮食、工作情况等。落落大方的风度,准确细致的操作,及时解答他们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他们思想顾虑,都会给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手术人员不谈论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病人猜疑的话题,保持沉着稳重的形象,消除或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这样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放心,对医护人员有所信赖的良好心理状态。在实施麻醉时,注意动作应轻柔,并安慰鼓励、关心病人,告诉病人麻醉的完善与手术效果的关系,充分地取得手术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在试验麻醉效果时,不仅听取病人的主观反应,还应仔细观察客观体征,以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在做静脉穿刺时,应对病人先解释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良好合作。对患恶性肿瘤的病人或手术中发现恶性肿瘤,应注意轻声谈论病情,因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极其关注。有些病人精神较紧张,如护理人员不慎使其在术中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后,往往全产生一种恐惧与绝望的心理,对手术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抵触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血压升高,增加创面出血,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些手术时间较长,病人长时间保持一种被动体位,会觉得身体不适,要求改变体位等。可在不影响手术进行的同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并耐心解释,求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手术。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有的病人对自己的手术情况进行询问,应告诉病人:“手术很顺利,不用担心,回去后要配合医生治疗,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康复出院”。同时还应根据病种向病人讲明术后注意事项,多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帮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术后康复。并且注意一般病人羞涩心理,尽量帮病人穿好衣裤,然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编辑夏 露)

  作者单位:273300山东省平邑一中医院
   
       273300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

作者: 孙小千张维政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