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小儿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所谓发热是指机体体温异常升高。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热或服药后体温又迅速回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小儿发热观察1。...

点击显示 收起

  所谓发热是指机体体温异常升高。临床上,腋下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热或服药后体温又迅速回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小儿发热观察
    
  1.1 精神状态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因为发热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谵语。而重症或衰竭的患儿神经系统反而呈抑制状态,表现为嗜睡、昏迷。
   
  1.2 皮肤颜色观察 观察患儿的面色,因为皮肤是主要散热器官。如果皮肤苍白、干燥、无汗说明发热刚刚开始,如果皮肤潮红、灼热、出汗,说明体温有可能逐渐好转。
   
  1.3 其他 观察患儿发热过程中是否有呕吐、出疹、腹痛、脓血便等情况,以便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 患儿发热的护理
    
  2.1 环境 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湿润的环境,并且室内定时通风,以减少空气中病菌的含量。
   
  2.2 衣物 患儿发热时,衣服不宜穿的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更不能“捂汗”以防散热不好致使体温更高,患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衣服湿了应及时更换。
    
  2.3 降温 体温<38.5℃时,一般鼓励患儿多喝开水,多吃水果;体温>38.5℃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药物退热或针灸治疗,定时测体温,以分析发热类型。

  3 护理体会
    
  发热本身是机体抗病的有利因素,可以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有利于抗体形成,增强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增强肝脑解毒作用。但是家属对此常有误解,一提到发热就误认为病重,为了降温想尽一切办法,认为只要热退了就万事大吉,退热药是万能的。殊不知这样乱用退热药是有害的。不但掩盖病情,对孩子也会造成潜在的危害。笔者认为对家属做好发热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我们更应该做好对发热患儿的观察和护理。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277512山东省滕州市洪绪卫生院 

作者: 郑连梅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