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4期

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注速度与药物的稳定性、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药物不良反应有直接关系。为促进输液疗法的合理应用,本文综合分析近年文献报道,对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关键词】输液反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注速度与药物的稳定性、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药物不良反应有直接关系。为促进输液疗法的合理应用,本文综合分析近年文献报道,对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  输液反应;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静脉输液是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反应在临床上时有发生,轻则发热、寒战、出现皮疹或是荨麻疹、皮肤瘙痒,重则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输液反应可分为热原反应、类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等几种类型。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除了药物本身的问题外,与输液器具、操作也有关系。输液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本文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予以介绍,以引起临床的重视,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

  1.1  药物方面因素

  1.1.1  药物本身  输液质量中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青霉素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而引起变态反应[1]。

  1.1.2  运输储存  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是瓶口松动等可能导致漏气、产生玻璃碎渣等而污染输液;含糖量高的输液,如储存条件不当则容易霉变,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1.1.3  热原累加  临床上合并用药很常见,由此产生的热原叠加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尤其是三联、四联用药[2]。临床处方中,将4~6种小针剂同时加入到250ml或500ml的输液中混滴,其中热原便累加起来,可能超过人体的耐受量而发生热原反应。某医院某病区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甲硝唑0.5g,庆大霉素16万U静滴,连续有8例出现热原反应。经实验检查分析认为是,各合格注射剂中的内毒素累加超过了阈值,致发生热原反应。

  1.1.4  微粒增加  有些中药注射液及粉针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原因是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各个厂家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也有较大差异。有些成分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有些生物碱、皂苷配伍后pH值改变可析出产生大量微粒。在输液操作中,多次穿刺橡胶塞、折断针剂等都会造成颗粒增加。

  1.1.5  药物配伍[3]  临床上输液多数被作为药物载体。通过静脉滴注,配伍1种或多种药物。随配伍药物的增加,微粒数也增加,尤其是中草药针剂。药物配伍不当,配制后的溶液颜色、澄明度会受到影响,可产生结晶、气泡、沉淀或pH值改变等变化,也可因pH值变化、稳定剂等的溶解度改变而导致分解或沉淀、含量及效价变化、渗透压和离子平衡从而使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受到影响。另外,患者生理状况不同,对配伍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1.2  输液操作因素

  1.2.1  输液环境  输液环境的卫生条件影响输液的安全。输液配制一般由护士在病区内完成,环境中的细菌和微尘有可能进入药液而造成污染和出现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后易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异物肉芽肿等严重后果。尤其在急诊室病情严重的患者较多,环境中的各种病菌和微粒也多,对环境卫生的要求相应提高。如果输液室及配液室环境没有不定期消毒,空气洁净度不符合要求,就会增加输液被污染的几率。

  1.2.2  无菌操作  部分护士无菌观念不强,在操作上无菌原则执行不够认真,如配药前不注意洗手,配药时不注意戴口罩,切割安瓿时消毒不正确或未做消毒处理,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不清洁等,这些都是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

  1.2.3  微粒引入  反复多次针刺橡胶塞及涤纶薄膜,导致碎屑脱落,进入液体,直接成为不溶性微粒;安瓿折断时会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1.2.4   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报道,1例患者使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快速滴注时,致口麻、颈胸部瘙痒等症状。临床上应用时应注意滴速的药物有:肠外营养药物、治疗指数窄的药物、易刺激血管的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如氨基酸类、脂肪乳、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多巴胺、间羟胺等。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条件和不同的药物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以减少和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1.3  输液器具  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至关重要,即使是质量合格的器材,操作不当及储存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污染。由于劣质输液器材造成输液反应甚至酿成严重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仍需严格检查,防患于未然。

  1.4  患者方面因素

  1.4.1  患者年龄  对158例输液反应进行统计分析,55岁以上患者占70%。老年患者,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耐受范围缩小,输液速度应较青壮年患者慢1/3~1/2。新生儿输液速度稍快便可引起心衰等输液并发症。

  1.4.2  疾病  血栓性疾病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输液中微粒特别是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这样会加重疾病发生发展,甚至危及生命。

  1.4.3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有待进一步探讨。

  2  输液反应的防治措施

  针对造成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2.1   把好药品生产和输液器具购进关  首要的就是药品生产单位必须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药品,其次是在药品搬运中轻拿轻放,避免相互碰撞,以免造成瓶身裂纹和瓶口松动。输液器具购进应选用生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好,质量可靠,信誉好的厂家,在使用时要注意产品标明的使用期,同时用手握住输液器外包装稍加用力,看外包装是否漏气,如超过产品标明的使用期和漏气则不能使用。

  2.2   输液中应

  避免多种药物联用  输液时多种药物联用会使药液中内毒素累加,多种药物联用,由于溶媒pH值的改变,药物相互配伍的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药物的沉淀、结晶等现象。另外,由于反复多次穿刺胶塞会使药液中微粒增加,由于含有较多微粒的液体输入人体也会发生热原样反应。故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用。加药后的药液应做澄明度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弃去。

  2.3  提高输配液间的空气质量  增加有效的空气进气过滤装置,在有条件的医院输液添加药物应在符合GMP要求的配液中心进行,没有条件时也应在洁净的环境中操作,操作时应避免空气流通和人员走动,输液间最好是在装有空气自净器的房间进行,条件不具备时,输液时也应在输液间或病房清扫完卫生之后进行,同时减少人员走动。为了使进入液体瓶内的空气洁净,应增加有效的空气进气过滤器,减少细菌和微粒对液体的污染。

  2.4   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  首先,轻轻提起液体瓶对着光线充足的地方检查液体中是否有异物,瓶身是否有裂纹,再将液体瓶轻轻翻转竖立,自上而下观察是否有玻璃屑、沉淀或其他异物存在,同时注意瓶口及瓶身是否漏气,铅盖是否松动等。检查时切记不可振摇。检查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在添加其他药物前应用少量的液体冲洗输液器,以减少输液器中可能存在的微粒和内毒素的输入。

  2.5  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要适中。

  3  结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作用迅速、疗效快。相反,静脉用药的品种多,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医务人员应正确认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医护密切协作,认真观察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梅丹,李大魁,张继春,等.静脉滴注用抗生素粉针剂中不溶性微粒考察.中国药学杂志,1999,19(5):277-278.

  2  王贤才.临床药物大典.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271-272.

  3  伦新强.应重视药物在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中国药事,2001,15(2):119.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200062 上海,解放军第85医院骨科

 

作者: 夏海珍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