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6期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流程及开发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我科自2005年3月1日起启用武汉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计算机化管理,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规范化,使信息更加完整。【关键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流程。开发应用《出生医学证明》是卫生部根据《母婴保健法》制定的,它是我国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我科自2005年3月1日起启用武汉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计算机化管理,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规范化,使信息更加完整。

  【关键词】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流程;开发应用

    《出生医学证明》是卫生部根据《母婴保健法》制定的,它是我国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新举措。《出生医学证明》的严肃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它已成为公民终身的医学法律文书,不仅确证了出生,同时也是落户的重要凭据。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武汉市卫生局编制软件,计算机录入、存储和打印,代替了手工劳动,保证了《出生医学证明》数据库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我科自2005年3月1日起启用武汉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计算机化管理,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规范化,使信息更加完整。

  1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流程

  见图1。

  图1  《医学出生证明》流程图 略

  2  拟定护理人员职责

  2.1  产检人员职责  在为孕妇做围生期检查的同时,积极向孕妇及亲属介绍关于《出生医学证明》填写的通知,使其了解情况,做好准备(包括考虑新生儿姓名、入院后带来身份证、户口本)。

  2.2  病房责任护士职责  (1)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发放《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须知》,让每一位孕妇及家属了解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所需的证件及程序。(2)出院前1天,督促家属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2.3  产房助产人员职责  接生者将婴儿出生时间、性别、身高、体重、分娩方式等分娩信息如实填写在《分娩登记本》上。

  2.4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职责[1]  (1)负责将产房的分娩信息、婴儿双亲的户籍信息(姓名、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户口地址等)分别录入到《武汉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严格做好信息核对、发证及登记工作,定期进行系统维护。(2)对《出生医学证明》按照医学档案进行长期保管。(3)负责《出生医学证明》信息上报工作。(4)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购买登记工作。

  3  落实岗位责任制,抓好每一个环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产妇迟办《出生医学证明》的最主要原因是婴儿名字没有取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产科门诊及准妈妈课堂上加强宣传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有关事项,建议孕妇及其家属先给将出生的宝宝取好名字,从而提高了产妇出院时《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率。为避免录入过程中将婴儿的名字写错,婴儿的姓名由产妇或家属填写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须知》的表格上,管理人员在全部信息录入电脑后,请产妇或家属逐项审核无误后方可打印,保证准确性。将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作为责任护士的工作常规写进岗位责任制,加强宣教与督促工作,2005年3~5月办证率达99.6%。严格按规定签发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只为在本院分娩出生的婴儿打印《出生医学证明》。

  4  《出生医学证明》的开发利用

  由于开具《出生医学证明》是常务性工作,要尽量避免不同人员操作带来的错字、别字和不必要的空格,只有统一、规范的录入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和查找的方便,所以相对固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2人(1名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为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在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关键是加强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2]。一方面,系统数据源需要完全保证,严格地讲,《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该信息不能提供与具有商业性目的的调查。因此,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尤其是网络安全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命题,系统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对数据库安全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计算机数据库操作的熟练可启发操作者的思维和想象,提出合理化的软件改进建议和要求,有利于系统数据源的开发和利用。

  适当增加有价值的信息项目,如在原有数据库中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婴儿双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产妇产后休养地址等(在打印时不输出),当出现特殊情况,如疾病、出生缺陷等情况时,可以直接访视、入户调查;利用《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可将产后随访工作及时落实,将产后健康教育延续到社区;同时大量的人群信息,也可以成为很多市场调研的依据,调研的结果直接用于卫生行政决策。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我们探索的管理流程,提高了出院产妇的《出生医学证明》办证率,同时也促进管理人员不断完善管理系统,把这项工作规范化、完善化。

  【参考文献】

  1  张凤霞.《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3.

  2  姚晓光.《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应用于妇幼卫生统计的方法与意义.中国妇幼保健,2002,17:345.

  作者单位: 430014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心医院母婴同室

  (编辑:俊  红)

作者: 汪海燕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