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6期

工娱治疗护理在抑郁症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有资料报道抑郁症中女性患病高于男性2~3倍,15%~25%的抑郁症患者为求解脱而出现自杀行为[1]。在住院诊治过程中,工娱治疗非常重要,但既往护理报道中以安全、生活、心理、特殊护理及健康教育居多[2],系统的工娱治疗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提及甚少。笔者通过多年对抑郁症患者的工娱治疗护理,深深体会到其在抑郁护理中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有资料报道抑郁症中女性患病高于男性2~3倍,15%~25%的抑郁症患者为求解脱而出现自杀行为[1]。在住院诊治过程中,工娱治疗非常重要,但既往护理报道中以安全、生活、心理、特殊护理及健康教育居多[2],系统的工娱治疗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提及甚少。笔者通过多年对抑郁症患者的工娱治疗护理,深深体会到其在抑郁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工娱治疗的作用

  工娱治疗有以下作用:(1)可使患者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2)患者置身于各种健康的活动中,可转移病态注意力,减轻病态体验,克服抑郁等负性情绪,纠正病态行为。(3)患者根据兴趣爱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可改善认知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及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4)治疗中采取欣赏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自我调节,减少住院的孤独、苦闷,激发对生活、工作的兴趣,进而把自己与社会的要求相联系,提高患者社交和工作技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2  工娱治疗环境和工作人员要求

  2.1  环境要求  工娱治疗环境符合美学角度,能对抑郁症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优美的环境可使抑郁症患者得到精神上的鼓舞,使之心旷神怡,有一种舒适感,也能使患者初次工娱治疗就能产生美的印象,使其心境得到净化,减轻抑郁情绪。同时环境应安静、安全、舒适、美观、适用。

  2.2  工娱治疗种类  (1)治疗性工娱疗:如扫地、拖地、擦墙或根据治疗需要制定的各种活动等;(2)振奋性工娱疗:如唱卡拉OK、跳舞、健身操、使用健身器材、欣赏电影电视、各种球类活动等;(3)安静性工娱疗:棋类、打扑克、书法、写日记、写疾病心理体验、阅读书刊画报、听舒缓悠扬的音乐等;(4)集体竞技性工娱疗:如拔河比赛、时装表演、集体登山、户外参观游览等。

  2.3  工作人员要求  精神科工娱治疗专职护士应接受专门的工作训练,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娱治疗设施、器材等,语言、行为要美;严格遵守工娱治疗常规,并具指导、教授才能;要带着最大的职业涵养去理解抑郁症患者,充分体谅他(她)们的抑郁心境,积极调动抑郁症患者的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对他(她)们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心,关心体贴患者。

  3  工娱治疗护理

  3.1  活动安排  工娱治疗活动时安全护理应放在首位,工娱治疗前、中、后护理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如安全护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险品检查及保管制度、工娱治疗常规制度等。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制定适合的工娱治疗项目及活动日程安排表,并遵照执行。

  3.2  示范  让疗效显著的患者介绍经验,可采用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及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参加工娱治疗活动体会、在工娱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强化工娱治疗对身心健康教育的益处。这对于安定其他患者的情绪、减轻抑郁情绪,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3.3  护理  工娱治疗护士的每一个微笑、每一项服务,无不让患者充分体会到良好的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治疗中采取欣赏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激发抑郁症患者对生活、工作的兴趣,恢复自信心,提高治疗信心,并努力配合治疗。对于在工娱治疗活动中无法坚持或突发情绪低落等意外情况的患者,应立即做出合理安排、休息等。工娱治疗结束,及时向医师及家属反馈患者治疗中的表现及治疗效果,确定是否更改下一次治疗内容及目标。

  4  体会

  本科抑郁症患者多为单次发作抑郁症及复发性抑郁症,且无精神病性症状,加之为开放病区,多数患者有家属陪伴,故科内设有工娱治疗专职护士,一直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系统、多样的工娱治疗活动,其他护士协助共同开展好此项工作。笔者体会到,在抑郁症的诊治期由于工娱治疗护理的干预,为患者创造优美、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充分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参与积极性,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程、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并执行详细的工娱治疗计划及工娱治疗日程安排表。工娱治疗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参与患者的内心体验、活动时表现及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治疗医师及家属,以利于是否需要更改治疗项目、进程等。每天的工娱治疗活动时间≥5~6h,使抑郁症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工娱治疗活动状态,不但可以满足患者的生活、心理需要,还可以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由沉湎在自身疾病的痛苦中慢慢解脱出来,克服个性心理缺陷、改变不良认知、树立信心、恢复兴趣等,有效地调节情绪,摈弃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正性情绪,促进抑郁心境的恢复,对抑郁自杀的危机干预及预防抑郁症病程慢性化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昌路线.精神科护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3-115.

  2  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8.

  作者单位: 1 443300 湖北宜都,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红十字会医院

       2 广东深圳,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科

  (编辑:海  燕)

作者: 高心愿王力非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