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7期

上海市徐汇区一级、二级医院急诊抢救护士知识技能及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徐汇区一级、二级医院急诊抢救护士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学习要求,探讨提高急诊护士整体业务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开卷形式对徐汇区一级、二级共11所医院的急诊科高年资护士、护士长或担任抢救室工作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一级、二级医院成绩普遍较低,一级医院均分64。88,二级医院均分6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徐汇区一级、二级医院急诊抢救护士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学习要求,探讨提高急诊护士整体业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开卷形式对徐汇区一级、二级共11所医院的急诊科高年资护士、护士长或担任抢救室工作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一级、二级医院成绩普遍较低,一级医院均分64.62±4.88,二级医院均分65.43±1.66,二者差异无显著性。在学习需求方面,80%的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方式是模拟训练,57.2%的护士认为自己最迫切需要补充的知识是院前急救及各种临床危象的处理。结论  一级、二级医院急诊抢救护士的急救知识技能方面总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急诊护士的业务素质以满足急、危、重病人要求。

  【关键词】  急诊抢救护士;急救知识技能;学习需求
   
  21世纪的急诊科的定位是急、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而不再是过去的分科站和中转站,急诊抢救工作是为维持病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就对急诊科抢救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为了解一级、二级医院急诊科抢救护士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相关学习要求,开展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徐汇区二级医院急诊科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和一级医院抢救室工作的护士。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开卷形式对徐汇区一级、二级共11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或担任抢救室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不在,则对当班护士进行调查。允许利用科室内现有的资料作答,现场交卷。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情况,包括工作单位、年龄、职称、职务、参加工作年限等;第二部分为急救知识理论部分,题型为填空题,每空3分,共100分,题目摘自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陶红主编的《急救护理学》难点分析与试题解析,内容包括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洗胃术、电动吸引器的使用、吸痰等操作的相关知识点及急诊创伤病人的评估等,试验经资深急诊护理专家审核通过。第三部分是急救技能的学习现状及需求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采用百分比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的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7份,收回有效问卷15份。被调查者中大专学历2人,占总人数的13.3%,其余均为中专学历,从事急诊科工作3~18年不等,各级医院得分情况见表1。表1  一级、二级医院得分情况  (略)注:t=0.33,P>0.05

  2.2  各级医院岗前培训情况  见表2。表2  一级、二级医院岗前培训情况(略)注:χ2=0.16,P>0.05

  2.3  学习现状及要求  关于心肺复苏术面罩吸氧简易呼吸囊、除颤仪的使用、洗胃术、吸痰术、急救程序、急诊病人的评估等方面,不会使用除颤仪的有6人,占40%。不能准确完成急诊病人评估的有7人,占46.7%,不能熟练掌握创伤急救程序的有8人,占53.3%,另外有2人不能熟练操作心肺复苏术,占13.3%。关于学习途径方面67.7%是通过课内,科内、院内业务培训及工作经验积累获得的以上技能。只有13.3%获得外出进修的经历。80%的护士最想参加的培训方式是模拟训练。共有约57.2%的护士认为自己最近迫切需要补充院前急救技能和各种临床危象的处理,另有25%人认为最迫切需要补充的知识是关于急腹症的鉴别及严重复合型外伤的处理,另10%护士觉得自己对急诊抢救仪器的使用知识缺乏。

  3  讨论与对策

  3.1  一级、二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此次是开卷调查,且可以翻看查阅资料,但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说明两个问题:(1)一级、二级医院科室内没有相对固定的权威的知识储备。(2)一级、二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场所,病人发病急、需要急、处置急,病情复杂且变化快[1]。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急症,这要求医护工作者必须具备急救技能娴熟,专业知识全面的专科素质。科室内应当备有与急救相关的专业工具书,一方面平时可以开展科内学习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遇到一些突发少见的急诊病例也可以提供参考。在此次调查中,具有大专学历的仅有2人,其余均为中专学历(86.7%),学历水平普遍偏低,这也是制约急诊科护士专业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急诊科护士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处理急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冷静沉着,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为了提高急诊护士队伍的专业水平,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多种方式教育,鼓励护士自学,采取科室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科室内的良性竞争机制,有条件者可选派科室骨干外出进修,参加学习班或脱产学习等,回来之后交流经验,形成科室内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素质。

  3.2  开展积极有效系统的岗前培训  由表2可见,一级、二级医院缺乏系统全面的岗前培训,尤其是一级医院,仅有25%护士参加过较全面的岗前培训,这对于高效,正确抢救病人是个障碍。现代急诊科的定位已不再是过去的分科站和中转站,而是一门以急危重病抢救为主的自我科系的独立学科。急诊护理学是与内外妇儿护理学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2]。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专科护士。急诊病种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临床专业和基础医学专业,因此普通护士必须充分地接受专业教育和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及护理要点才能胜任急诊科的护士工作,仅仅依靠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高急救水平,不利于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获得更多的现代急救知识和技能[3]。因此,系统而有效的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3  解决急诊护士技能操作中的薄弱环节,满足护士学习要求  此次调查有40%护士不会使用除颤仪,有10%的护士认为自己急需补充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面的知识,有53.6%不能掌握创伤急救,另有13.3%护士不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术,以上3种技能不论是住院前抢救还是入院后的救护都是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损伤,减轻病痛,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与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这些技能是每个急诊科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的。科室内应当定期考核各相关操作,成绩与个人业务晋升挂钩,调动广大护士积极参与。各种抢救仪器在抢救病人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用法是每位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的。调查中护士对除颤仪的使用知识缺乏,可能与科内除颤仪多为医生使用有关。其实每个急救护士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应当有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医生在抢救别的病人无法脱身,而又有急救病人出现除颤指征,为了抢救生命,护士当然应该果断地先给病人除颤,而不是在一旁等待医生。不单单是除颤仪,像气管插管技术、静脉穿刺术,护士也应当掌握,只要是能帮助挽救病人生命的手段,都应当果断地执行,不应该太拘泥于职责分工,所以一旦有新仪器、新技术,应当请专人讲解示教,组织护士学习,并定期考核,做好技术储备。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的积累定能在抢救病人时大派用场。

  在学习需求方面,急诊科护士普遍(57.2%)认为急需补充院前抢救技能和各种临床危象的处理,其次是急腹症的鉴别和严重复合型外伤的处理,部分护士对院前急救的定义还不十分清楚,可以采取小讲课、业务培训、看录像、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训练,特别是模拟情景训练,有较快帮助护士提高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依目前状况来看,一级、二级医院急诊科抢救护士应当尽快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职能部门应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急诊护士的学习要求,有条件开展模拟训练,提高整体急诊及抢救护士队伍的专业水准,以满足广大病员及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影响急诊护士心理疲劳的因素及对策.护理研究,2002,16(6):358.

  2  赵建华.现代急诊护理文化建设初探.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789.

  3  张玲,桂莉,安锦慈.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及学习需求.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95.

  作者单位: 200237 上海,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编辑:周  蕊)

作者: 趙建华 曾洁 王磊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