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7期

规范综合医院口腔门诊消毒技术及流程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消毒及流程管理的方法,推广合理的消毒技术及科学的流程管理,防止口腔门诊交叉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统一口腔门诊消毒器械及多种物品的流程途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实现口腔门诊消毒规范化。结果口腔消毒趋于合理,流程管理趋于科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消毒及流程管理的方法,推广合理的消毒技术及科学的流程管理,防止口腔门诊交叉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  统一口腔门诊消毒器械及多种物品的流程途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实现口腔门诊消毒规范化。结果  口腔消毒趋于合理,流程管理趋于科学,可以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也同样可以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采样合格率增加4.99%;护士自身清洁采样合格率达到100%;诊室消毒合格率增加12.8%。结论  合理的消毒规范,科学的流程管理与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紧密相关。

  【关键词】  口腔门诊;消毒;流程;管理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disinfection protocol management in a dental out-patient clinic of a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AO Su-jie.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 10003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ing wa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terilization and protocol of sterilization of dental clinic in dental hospital for the sake of preventing cross infection in dental clinic and raising the standard of steriliz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dental treatment and dental nursing.Methods  By standardizing th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used in the sterilization protocol of dental clinic,the sterilization procedures were made practical and efficient.Results  Sterilization of dental equipment approaches a reasonable level.The success rate of sterilization,and hence the quality of dental treatment and nursing,can be improved by scientific steriliz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Compared to the same time last year,there was 4.99 % increased in success rate of sterilization and 12.8% increased in the hygiene of the clinical areas.The tests conducted on the hygiene standard of nurses reaches 100% passing rate.Conclusion  Good sterilization protoco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dent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Key words】  dental clinic;sterilization technique;protocol;management

  随着当前消毒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展口腔诊疗工作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自觉重视消毒技术规范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加强和规范我院口腔科门诊消毒工作,降低口腔门诊交叉感染率,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科学的消毒技术水平。我科于2003年建立健全了消毒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力的促进了消毒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建立运行机制,规范消毒管理

  1.1  规范消毒管理的目的  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口腔科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由于病人多,器械周转较快,给其消毒带来一定难度。我国约有一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切断其经口腔器械传播的途径非常必要[1]。为了确保口腔门诊内不发生交叉感染,这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上提供保证。消毒技术的开展牵涉到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同时当前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技术缺乏了解,不能合理选择和使用现有消毒技术。如加以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将避免造成医院内感染,提高综合医院口腔门诊就医的安全可信度。消毒技术的执行和推广需要一定的渠道,如在组织管理上给予保障,将有利于行业间的交流及转化,同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提高。

  1.2  建立消毒技术管理组织  现代化的医院消毒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抓好口腔科消毒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管理机制是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建立消毒的管理组织。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口腔医务人员对消毒工作重视不足,无专人负责的状况,我科于2003年完善了由院护理部牵头,院感染科监督指导,口腔科护士长具体负责的管理小组,负责全科的消毒工作。

  1.3  建立消毒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2002年11月卫生部颁布了修订后的2002年版规范及我院口腔门诊消毒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口腔门诊消毒流程制度、口腔门诊消毒效果监测制度、口腔门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等,还建立了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记录,包括监测结果记录核查监测不合格项目并建立医务人员消毒的改进记录。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工作中的失误,从制度上保障了消毒工作的落实。

  2  我院口腔科门诊消毒现状和管理对策

  2.1  消毒现状  我院口腔门诊设置了专用的消毒室,诊疗室内又分别设置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购置相应的消毒灭菌设备和大量的口腔器械。做到了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并兼顾了我们以往医务人员部分的工作习惯,采用了最便捷的路线,最方便的形式,严格了最容易引起感染的污物安全处置的流程,设置了分散的医务人员洗手位置,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监控系统和报告制度。体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安全医疗、人文关怀的理念。可以保证在病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确保我科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2.2  管理对策制定的原则  为了加强我院口腔科消毒技术质量,设定管理对策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实用、简捷、方便、有效是制定管理对策的基本原则。在使用中,只有让使用者感到实施的方法实用,才会最大限度的按照规定去做,只有简捷才符合口腔门诊紧张而繁重的任务完成的需求。最方便才会实现最有效的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2]。

  2.3  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为确保口腔门诊的消毒效果,我们制定了各类口腔医疗器械及物品消毒流程管理对策;诊室内空气消毒管理对策;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对策等。

  2.3.1  各类医疗器械及物品消毒流程管理对策  口腔科器械执行双重消毒制度。(1)用健之素泡腾速溶消毒片(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浸泡30min以上后清洗:由于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手机或其他器械不可避免地会沾上病人的唾液、血液等含菌物,同时还会附着上一些污物。在正式灭菌前应将此类污物清洗干净。可采用含酶的清洗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进行清洗,不但能将手机表面的污物洗净,还可将手机内部(如手机轴芯及管道)的脏物清除,从而达到里外干净。(2)加油:将润滑清洗油的接口接到手机加油孔上,将润滑油注入手机内,以手机前端有油喷出为止。通过加油,可以使手机管道内壁及轴芯内的轴承上覆上一层油膜,这样就能避免在高压蒸汽灭菌时手机金属氧化,从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除手机外口腔器械上油多用石蜡油擦拭保养。(3)封口:封口就是使用封口机将加过油的手机或器械封在消毒纸袋内,然后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封口的主要意义在于:①可以检验灭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②可以区分口腔器械是否已消毒;③可以避免消毒后的器械等存放时受到污染;④ 打开即用,操作方便;⑤防止润滑油蒸发,长时间积累造成灭菌器内部污染(通常消毒袋上有消毒指示剂,灭菌前后,纸袋的颜色有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就能得知袋内器械的灭菌情况)。(4)灭菌:口腔科常用的灭菌方法有两种,耐高温的器械如封口后的手机等装入一次性专用塑封袋塑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按操作说明进行灭菌操作。消毒后放入清洁区无菌容器内备用。灭菌温度134℃,灭菌时间3.5~4min。不耐高温的器械放入2%戊二醛(分子式 C5H8O2,分子量100.13)中浸泡消毒灭菌。注意事项:①由于2%戊二醛有强腐蚀性浸泡消毒好的器械需经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无菌毛巾擦干后才能使用。②2%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还要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灭菌时间10h。③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5)其他:清洁区的用品如储槽,带盖方盘等每周更换消毒高压灭菌一次。干燥镊子罐及持物钳每4h高压灭菌一次。部分打开的无菌物品每24h灭菌一次。

  2.3.2  室内空气消毒管理对策  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各类治疗室、诊疗室、换药室消毒后应达到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3]。我科常用空气消毒方法是紫外线照射消毒法。有报道表明:诊疗室在室温19℃~20℃,相对湿度48%~59%的条件下,用紫外线照射30min,可使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3]。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根据紫外线的消毒的这些特点我科采用诊室停诊后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2h,并填写照射后登记卡进行监测。
  2.3.3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对策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处置医疗废物非常重要。我科室的医疗废物每天由专人回收、消毒。医疗废物如带血敷料、一次性器械盒等使用黄色塑料袋封闭。利器装入利器盒内封闭。由专人回收运送并负责填写登记表格,内容包括日期、品名、数量、重量、交物科室、交物人、回收人等,并严格保管交接记录。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每天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min。

  3  效果

  3.1  定期消毒效果监测情况  2003~2004年我科消毒效果监测表明,规范口腔门诊消毒技术完善管理后,各检测对象细菌总数超标率均低于完善管理前,见表1。表1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技术抽样调查细菌污染检测结果比较

  3.2  规范消毒技术的好处  消毒质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采样合格率增加4.99%;护士自身清洁采样合格率达到100%;诊室空气消毒合格率增加12.8%。可见,合理的消毒规范,科学的流程管理与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紧密相关。

  4  体会

  我们在消毒技术流程使用的管理中,不断的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断的根据实施中的问题,调整我们的管理对策;注意提高消毒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与实践工作能力;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完善、增补或修订消毒技术规范;但由于从事口腔专业的消毒人员缺乏,有些消毒技术工作不得不由非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毒工作质量。只有调整好各个时间段的每个岗位的人员;在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工作范畴的划分上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并加大管理力度,就可以使我们的护理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致谢: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国英教授及全科医护人员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华明,高季鸿.医院口腔器械微生物污染及其消毒现状.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7(1):26.

  2  王方.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与流程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57.

  3  王卫霞.我国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7(4):222.

  作者单位: 100035 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

  (编辑:周  蕊)

作者: 曹素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