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1例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儿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近年才被认识的炎性免疫反应性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原因不明,基本病理变化是淋巴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母细胞化,组织细胞增生,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与一般组织坏死不同,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较长,约1~3个月,预后多良好,但有复发[1],对抗生素......

点击显示 收起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近年才被认识的炎性免疫反应性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原因不明,基本病理变化是淋巴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细胞母细胞化,组织细胞增生,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与一般组织坏死不同,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较长,约1~3个月,预后多良好,但有复发[1],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暂时退热,但病因不明,不宜长期使用,重危病例可短期应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发病率在各报道中均不一致,一般在年轻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2~4,在儿童中男女比例为1.9∶1。我科于2005年3月收治了1例该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3岁,发热1周来院就诊,查白细胞14.5×109/L,C反应蛋白39mg/L,体检: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渗出。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双侧淋巴结可及黄豆大小肿块,轻压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拟诊为“呼吸道感染”收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给予力百汀抗感染治疗,用药3天后体温波动在39℃~40.6℃之间,改用凯福隆治疗,体温仍无明显下降,治疗第8天行颈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提示:颈坏死性淋巴结炎,经巴米尔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平稳。

    2  护理体会

    2.1  护理人员准备  由于该病比较少见,本科近十年来未收治过该病患儿,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该病种的有关知识,针对缺乏可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选择护理骨干负责进行了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与职责。

    2.2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比较少见,患儿发热时间长,家长对于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比较担忧,而患儿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导致焦虑、恐惧,因而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耐心向患儿父母详细解释该病的有关知识、所有医嘱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给药途径,解释发热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并及时告知病情,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在排班上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相对固定,密切护士与患儿的关系,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设法使患儿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和有关人员。护理人员可以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说明住院的原因、疾病的知识、治疗的必要性及方式。进行体格检查及各种操作时,需照顾到患儿的自尊心及时做好解释,以减少疑虑,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给患儿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在病情许可情况下鼓励其自我照顾,以帮助树立自信心,创造条件让患儿参加适宜的游戏、绘画、看电视、听故事等活动,以帮助患儿减轻恐惧和担忧。同时,加强和患儿家长间的沟通,使患儿家长能及时了解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以便家长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帮助。

    2.3  高热护理  该患儿体温长期波动在39℃~40.6℃之间,我们应做好高热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每4h测体温1次,以监测热型,协助诊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鼓励患儿多饮水。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后1h及时复测体温,并且观察出汗及有无虚脱的症状,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加强基础护理,勤换内衣,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4  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时间长,故应保持口腔的清洁,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避免过于坚硬、油腻、辛辣的食品。同时保持病室的清洁,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

    2.5  淋巴结活检护理  淋巴结活检前配合医生做好家长及患儿的解释工作,术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出,每日用新洁尔灭酊擦拭穿刺处皮肤2次。

    2.6  皮肤护理  患儿用凯福隆治疗后出现全身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呈片状融合,伴瘙痒,皮肤科会诊后考虑为药疹,停用抗生素治疗,给予开瑞坦口服抗过敏治疗,护理上我们应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床单位清洁平整每日更换,避免摩擦。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沐浴、热水或肥皂擦拭,修剪指甲,劝其勿用手抓破皮肤以减少创面继发感染。内衣裤尽可能宽大松弛,采用棉质布料,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遵医嘱给予3%硼酸、复方薄炉洗剂外用,及时观察皮疹的消退情况。

    2.7  药物指导  患儿经确诊后予巴米尔即阿司匹林泡腾片q6h口服治疗,该药需用冷开水溶解后服用,不能直接吞服。向患儿家长做好药物的宣教工作,按时按量发药并及时督促患儿服药。同时,每4h测量体温1次,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注意药物的疗效。

    3  小结

    该病种较为罕见,无较多临床经验可循,根据疾病的变化,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及时的交流和精心的护理,解除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边摸索边改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为今后护理此类病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35.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20008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周淑贞 黄龙英 莫芸素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