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可因神经及肌肉坏死,导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有的可造成肢体残疾、肾衰竭,甚至死亡。1临床观察与预防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与体......

点击显示 收起

    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可因神经及肌肉坏死,导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有的可造成肢体残疾、肾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要加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  临床观察与预防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包括:疼痛、肿胀、皮肤苍白、感觉异常、无脉征等,对于每个症状与体征均应给予重视,以期早期发现与治疗,并结合中医特色,辨证施护,改善预后。

    1.1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局部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最早而且唯一的主诉。肢体损伤后一般均诉疼痛,但其疼痛是进行性加重,不因肢体固定或经处理而减轻疼痛。护理中应及时、准确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当肢体无疼痛感时,提示有病情加重的可能,应加强监护。注意区分疼痛的性质,以及引起疼痛的原因,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在未确立诊断前不宜使用镇痛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理气活血止痛剂或补气活血止痛剂等,并充分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

    1.2  肢体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肢体肿胀是骨筋膜室综合征重要的体征,肿胀常由不明显到高度肿胀,多伴有皮肤发亮,有的出现张力性水疱,皮肤大理石花纹样改变,肌肉横纹消失[2]等。护理措施:(1)抬高患肢15°~30°,抬高时间不宜过长,当肢端循环呈苍白色时,应放平患肢。重度水肿时,患肢应制动,并置于心脏相同水平,此时如患肢过度抬高,不但不能使静脉回流加快,相反加重了患肢远端小动脉灌注不足,从而肢体缺血情况更为严重。(2)伤后3天内可局部冷敷,3~4天后可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重度水肿时,局部禁止按摩、热敷等,以免温度增高,加快组织代谢和渗出。(3)按医嘱使用甘露醇、中药活血利水制剂等以减轻组织水肿。重度水肿应用脱水剂4h内,如临床表现不减轻或反而加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测定骨筋膜室压力,压力超过25~30mmHg,应立即通知医生,行切开减压术。同时记录24h尿量,根据医嘱定期复查电解质、肾功能等。(4)辨证施护:根据医嘱使用本院特色中药制剂,如红宝丹、消肿膏等。

    1.3  肢端循环的观察  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静脉回流受阻,皮肤略红或呈青紫色,温度稍高,与健侧皮温相差2℃以内。当室内压持续增高致动脉血供受阻,肢端皮肤呈苍白色,或见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患肢皮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此时必须行切开减压术,必要时行截肢术以抢救生命。肢体远端脉搏存在并不是安全指征。

    2  术后护理

    2.1  伤口的观察及预防感染  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多行彻底减压术,其筋膜保持开放,切口内留置负压引流管,伤口渗液较多,容易发生感染,应6~8h更换敷料1次,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抬高患肢,保护患肢伤口,密切观察伤口分泌物的色、质、量。注意观察有无少尿、棕色尿,定期测体温4次/d,记录血常规、尿常规、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观察动脉搏动和指(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如发现末梢温度降低、发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首先应考虑是手术减压不彻底,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2  防止并发症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脱水、扩血管和抗凝药物,以及应用中药防腐解毒、生肌敛疮制剂等。

    2.3  饮食护理  由于体液丧失较多,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饮食。合理调配饮食,加强营养,结合中医学生肌壮骨、补血活血类药膳,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3  功能锻炼

    (1)保持肢体功能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畸形。(2)功能锻炼方法:术后1天即可开始进行规律性的指导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为原则。锻炼方法主要包括:①上肢功能锻炼:前臂旋转练习:旋转是前臂的主要功能,也是评价尺桡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②下肢功能锻炼:髌骨按摩每日3~4次;或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次50下,3次/d。直腿抬高5~10cm,并保持1~5min,3次/d。③负重锻炼可采用踩秤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力量,可由5kg逐渐增加到30kg。④患肢功能恢复到一定阶段,可配合中医五禽戏、八段锦等强身运动的锻炼。功能锻炼开始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患者主动配合,锻炼时要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可强求。出院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直到功能完全恢复。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1-802.

    2  姜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前瞻性护理.吉林医学,2000,21(5):312.

    (编辑:商  洁)

    作者单位: 214001 江苏无锡,无锡市中医院五病区

作者: 陆 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