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1期

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配合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急救工作的延伸。随着对院前急救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确实赢得了部分抢救时机,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执行院前救护417人次,其中急救57人次,包括交通事故伤46人次,电击伤3人次,溺水8人次等。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要......

点击显示 收起

  院前急救是急诊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急救工作的延伸。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急、重、危、难,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随着对院前急救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确实赢得了部分抢救时机,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1  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执行院前救护417人次,其中急救57人次,包括交通事故伤46人次,电击伤3人次,溺水8人次等。

  2  必要的准备

  2.1  心理准备 

  作为急诊科护士要认真负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随时投入急救工作的心理准备。

  2.2  技术准备 

  由于院前急救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伤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必须立即投入急救的时间紧迫性,就要求施救的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创伤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熟悉各种急救器材的使用及操作方法。必须判断准确、反应敏捷、施救措施得当、有效。因此在平时就要加强急救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及考核,不断总结经验,以丰富、提高急救技术水平。

  2.3  物质准备 

  依据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急诊急救物资药品配备的规定及院前急救常见伤病谱进行物质准备。

  3  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配合

  3.1  迅速判断伤情、做出评估 

  (1)观察表情、面色、神志、意识、呼吸、瞳孔,检测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2)检查出血部位、出血范围,估计出血量。检查受伤部位、范围、运动、功能状况。采用“CRASHPLAN”顺序检查法,了解全身伤情、主要受伤部位,是否多系统复合伤。(3)快速判断伤者生命状态及有无危及生命的征兆,并立即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

  3.2  迅速采取急救护理措施 

  (1)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上肢,在出血、损伤部位近段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固定牢固,便于快速补充液体纠正低血容量,及时应用急救药物。(2)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快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凝块、呕吐物及其他杂物,面罩给氧,做好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备好吸引器,随时吸出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3)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可采用钳夹、压迫或加压包扎等简单实用,方便快捷,可靠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理。(4)对于可能有骨折者,四肢骨折时,可采用小夹板、支具、健肢、木棒、树枝等予以固定。对于颈椎、胸椎、腰椎有骨折时,注意在保持颈部中立状态下让伤者平卧于硬质担架上,搬运中保持脊柱成一直线,避免脊柱扭曲,以防止脊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5)进行心电监护,备好除颤器。在复苏过程中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室颤立即进行除颤。(6)备好常用急救药品,随时按医嘱要求,且复述医嘱确认无误后立即执行,并做好药品查对。(7)在转运途中,重点观察伤病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变化或者病情加重,随时报告医师,并果断采取措施予以施救,或送入最近的医院进行急救。

  4  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增加,仅仅满足于医院内的急诊急救工作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院前急救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急救医疗向院前、向意外事件发生地延伸是必然的趋势。在院前急救中医护工作密不可分,虽然医师在病情判断、急救医嘱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护士熟练的技术操作,认真执行医嘱,熟练的护理配合都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518000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南澳人民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李静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