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1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为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如何适应新条例的实施带来的新情况,如何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出一些对护理纠纷的防范及改进措施,以完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及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方针,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有效预防医疗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为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工作中如何适应新条例的实施带来的新情况,如何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出一些对护理纠纷的防范及改进措施,以完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及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方针,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有效预防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出现。

  【关键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术室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进步,新的手术技术、新的治疗方法正在加快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广大患者的法律意识也空前地增强,患者对涉及自身的医疗及护理过程倍加关注,尤其是2002年9月11日国务院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的实施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更是社会法制化的体现。上述条例及规定的实施,给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医疗纠纷的日趋增加,作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医疗护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手术室由于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以及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较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大。因此,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法制观念、严格落实医疗护理规范及常规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现就如何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应用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浅议如下。

  1  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

  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该条例实施带来的新问题和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何增强法律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降低护理纠纷,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培训是重要前提。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以条例为基准,以护理质量要求为重点。通过培训,使全体人员从观念上转变,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手术室护士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流程,以质量为核心,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目前,手术新技术、新术式的开展,手术风险的增加,患者自我防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疗效的关注,更加促使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及护理水平,对其可能发生的合并症或术中护理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如:(1)手术患者日趋老龄化(最高至90多岁),这类患者体质差,机体功能不全,适应能力低,对某些常规操作耐受性差,像骨科手术中强迫体位、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不当导致烧伤等。如此造成手术或手术护理意外风险的增加。(2)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权,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在为未婚女性实施宫外孕手术、流产等手术时,若随意与他人谈论,将会侵犯患者的隐私权等。(3)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抢救中或手术中患者除全麻以外均处在清醒状态下,任何话语他们都能听到,此时谈论与病情及手术无关的话题,如骨科手术中埋怨器械不好用、不合适,钢板质量有问题等,都会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一旦出现肢体功能恢复不理想,将会给今后医疗纠纷留下隐患。
针对以上情况,手术室护士应注意术前访视的交流艺术,给患者以信任感,注意保护性语言,避免患者猜疑、恐惧或给患者造成精神伤害。对高危患者操作进行护理指导和监控,了解患者的病历及治疗资料,以对高危患者操作起到有效的提示和防范。在这里还需强调一个观察视角问题,如对于一个外科医生而言,医生做的是如何完成手术,关注的是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而手术室护士关注的是术前准备是否到位,术中护理是否及时、有效,需采取哪些预防压疮的措施,体位固定有无牵拉伤等安全问题。所以护士在做访视时,除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告知签字外,还应将术中患者配合时应注意的事项对患者有一个告知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纠纷。

  2  顺应新形势的需要,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恪守医疗服务的职业道德。”

  目前,滞后的医疗管理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不相适应,存在着隐患和管理盲点,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及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使安全管理等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护理管理者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查找评估安全管理的误区、盲点,根据安全需要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2],如:(1)查对制度,可避免接错患者、开错刀、输错血、用错药等。(2)在手术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常规化操作程序中提高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3)在手术配合、感染的控制、器械设备安全、环境区域的流程控制中保证护理安全。做到有章可循,使每个护士都认识到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真正树立起保护手术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3  术中护理记录的书写及材料归档

  术中护理记录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效果,可为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任何文字记录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其中记录内容有(1)患者入室情况、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手术日期、入室时间、手术间、术前诊断、手术名称、皮肤情况、术前准备完成情况、放置引流情况。(2)术中情况:麻醉方式、时间、手术体位、电刀负极板位置、出血量、输液量、扎止血带时间及松开时间、标本处理、引流、尿量等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清点核查的真实记录,巡回、刷手护士共同签字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复制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医院不得拒绝。”在组织护士学习中明确此项工作的意义,让护士熟知手术护理记录单是病历资料的一部分,是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真实记录。完整的护理记录单既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和诊疗情况,又可为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及护士自我保护提供依据。任何文字记录均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例如: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器械、敷料数目,需经过术前、关腹前、关腹后三次核对,并将数目清点准确无误后,巡回、刷手护士双方签字。如果记录数字不准确,无当事人签字,一旦出现任何纱布等物遗留体内,举证时则可因证据不足,有理难辩而败诉。

  因此书写手术记录单时,一定要规范书写,做到内容准确、全面,除此之外,患者体内如需植入物,应将植入物的名称、厂家、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详细记录,并将相应资料贴于记录单相应位置以备查找,使用高频电刀时,应记录仪器使用状况、负极板黏贴位置,术后皮肤状况等。以避免术后出现纠纷[3]。

  总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的出台,使医护人员面临着举证倒置的新局面,从更深层而言,不仅公平,还可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化。通过执行《条例》及《规定》,使手术室护士增强了法制观念,加强了责任心,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充分掌握新规则,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程序,使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风险,有效预防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3.

  2  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66-67.

  3  周英.增强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4,6(4):43.

  作者单位: 100026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手术室

  (编辑:商  洁)

 

作者: 丁艳红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