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一种常见病。2腰椎牵引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利于脱出的椎间盘还纳,可持续牵引也可间断牵引,每天2次,1~2h/次。...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一种常见病。病因有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等。临床表现有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和(或)麻木感、马尾综合征、间歇性跛行、肌肉瘫痪等。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心理指导

  本病为慢性过程,症状逐渐加重或时好时坏,患者随病情变化而出现不同的情绪波动,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护士应安慰患者,告知该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以取得信任及配合。

  2  非手术治疗的指导

  2.1  绝对卧床休息  可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以利病损的修复。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

  2.2  腰椎牵引  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利于脱出的椎间盘还纳,可持续牵引也可间断牵引,每天2次,1~2h/次。一般是2周左右。

  2.3  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

  2.4  介绍用药情况  一般用止痛、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类等。

  3  手术治疗指导

  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才考虑手术摘除髓核。

  3.1  饮食指导  术前12h禁食,术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多补充钙类,如牛奶、豆制品等。卧床期间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2  作息指导  术前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术后2~3h后由护士协助翻身,翻身时应保持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转,每2h翻身1次,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位。卧床2~4周,期间进行四肢肌肉收缩及关节功能锻炼。

  3.3  行为指导  术后第一天练习抬腿,1~2周开始行腰背部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和三点支撑法。

  3.4  病情观察  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感觉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4  出院指导

  术后继续卧床2~4周,期间坚持四肢活动及腰背肌锻炼,之后带腰围进行轻松的活动,避免腰部剧烈转动、过度前屈、后伸动作及负重如提挑重物等,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年内避免腰部过度劳累。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336400 江苏上高,上高县中医院

作者: 陈小花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