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4期

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感染期浅静脉穿刺困难,输液量大,输液速度难达到治疗要求,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渡过休克期争取有效时间,避免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穿刺所致的气胸、血胸、血肿、气栓、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采用股静脉置管术。结果有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了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均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感染期浅静脉穿刺困难,输液量大,输液速度难达到治疗要求,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渡过休克期争取有效时间,避免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穿刺所致的气胸、血胸、血肿、气栓、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方法  采用股静脉置管术。结果  有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了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均平安地渡过了休克期,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  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是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的最佳方法,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股静脉穿刺;置管
   
  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量大,输液速度快,浅静脉穿刺困难,同时又能避免静脉切开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所致的并发症,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需快速、长期输液,而大部分浅表静脉与皮肤一起烧伤的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10~65岁,平均34岁;烧伤面积最大96.5%Ⅱ~Ⅲ度,最小42%Ⅱ~Ⅲ度。

  2  置管方法

  2.1  准备工作  (1)着装整洁,清洗双手。(2)用物:治疗盘内盛皮肤消毒剂、棉签、无菌孔巾、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穿刺套管针、输液卡、弯盘、胶布、剪刀、输液装置1套、备皮盘1个。

  2.2  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用物推至床旁,再次三查七对,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合作。(2)协助患者仰卧,将其大腿轻度外展外旋,准备穿刺侧腹股沟处皮肤,确定穿刺部位。确定耻骨联合至髂前上棘连线的内1/3处,先用手摸到股动脉搏动,纵距腹股沟韧带下1cm,横距股动脉0.5cm处为股静脉的穿刺点,即股静脉穿刺置管的进针部位。(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4)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5)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加以固定,其余四指绷紧皮肤,针头与皮肤呈30°~45°,在股静脉上方从股静脉穿刺点刺入皮下,再沿股静脉走行方向潜行刺入,如有穿透感,取出针芯少许,见有暗红色静脉血回入套管中通畅,证明已刺入股静脉,再边将针芯徐徐退出,边将套管沿股静脉走行方向缓慢送入至合适深度。然后,一手固定并压迫好套管,一手将针芯快速取下,以防空气进入股静脉,连接好输液装置,松开压迫套管的手指,再次检查回血通畅,局部用无菌透明3M贴膜,妥善固定。(6)调节好输液速度,并协助患者卧于舒适体位。(7)整理用物及床单,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有关注意事项,并观察有无不良输液反应。

  3  结果

  本组82例有76例穿刺顺利成功,6例穿刺到股动脉,再次穿刺成功,穿刺局部无红肿、疼痛、渗液及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导管留置时间最长15天,最短1天,平均置管5.2天,拔管后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56例,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4  注意事项

  (1)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应熟悉解剖位置。(2)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外包装,如有破损或过期,禁止使用。(3)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不得多次反复穿刺,避免形成血肿,压迫股神经。(4)穿刺部位皮肤必须完好无损。(5)加强巡视,注意导管连接是否牢固紧密,有无打折和回血,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穿刺侧下肢有无不适感。(6)如发现穿刺进针后回血鲜红,回血速度较静脉血通畅,连接输液装置后,溶液点滴不畅,可能为刺入股动脉之故,此时,需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至不出血为止。(7)妥善固定输液管,防止垂压在创面上,输液管及置管处无菌透明贴膜每日更换1次并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8)拔管后常规做导管尖端细菌培养,以统计感染情况。

  5  讨论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重度烧伤患者渡过休克期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大面积烧伤全身浅静脉损伤,患者烦躁、疼痛、血管收缩,严重烧伤休克期酸碱平衡失调[1]需要快速补充电解质,创面大量渗液,需要补充营养及胶体,蛋白、血浆、脂肪乳等,为患者减少反复穿刺的疼痛,深静脉置管代替了浅静脉穿刺困难及传统静脉切开术。同时克服了静脉切开远端予以结扎而影响静脉血回流的缺点[2],也避免了涡流、血栓或脓栓的形成[3],大面积烧伤特别是小儿烧伤选择股静脉穿刺较安全,可避免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不慎误入胸腔导致气胸的危险[4]。静脉切开置管输液虽是长期以来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常用的抢救措施,但也是诱发烧伤败血症的潜在因素,尸检提示静脉切开留置导管的静脉常有血栓或脓液形成,而生前未被觉察[5]。

  股静脉是下肢最大静脉,即使是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摸不到的情况下,也能穿刺成功。在抢救休克的危重患者时能迅速、快速的补液及给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6],但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皮肤微生物经导管外周或密封输液系统的破损处侵入,或污染导管内部。因此,任何破坏输注系统严密性的做法均应尽量避免[7]。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定期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者下肢,增加血液回流[8]。活动时髋关节活动不宜过大,不要双腿交而坐,以免导致对血管内膜的刺激,防止血栓形成。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不需结扎血管,不需切开皮肤,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对身体损伤小,感染机会少,而输液速度与静脉切开输液一样可随意调节。临床常用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有气胸、误伤颈内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空气栓塞、心律失常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并发症[7]。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同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相比,股静脉邻近没有重要脏器,穿刺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是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的最佳方法,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业祥.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及机理的探讨.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4):282-285.

  2  李士民.皮肤切开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在烧伤休克的应用,2003,15(4):321-322.

  3  张向清.临床烧伤学-烧伤休克.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8.

  4  黄世英.深静脉置管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体会.贵州医学,2003,7(2):123-124.

  5  刘桐林.实用烧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99-223.

  6  黎沾良.现代危重病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31.

  7  吴勤,张继红.深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29-530.

  8  李晓燕,苏嫦娥,逮建娥.股静脉穿刺术后引起静脉栓塞1例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60.

  (编辑:周  蕊)

  作者单位: 415003 湖南常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肖腊凤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