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3期

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中风病在我国城乡致残率占86。5%,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如何帮助和指导患者渡过治疗之外的剩余时间,采取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每个护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我科2001年8月~2003年11月对中风患者积极观察病情进展,抓紧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病在我国城乡致残率占86.5%,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如何帮助和指导患者渡过治疗之外的剩余时间,采取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每个护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我科2001年8月~2003年11月对中风患者积极观察病情进展,抓紧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中风患者,经临床和CT确诊,男7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75岁;脑梗死68例,脑出血22例,住院天数20~40天。

  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脑出血。入院时神志昏迷,立即行微创硬通道颅内穿刺引流术,患者术后呈嗜睡状态,经仔细观察和护理,第15天拔除鼻饲管,在护理人员耐心宣教和督促下,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逐日增加活动量。结果:瘫痪的下肢功能日渐恢复,大脑思维、语言表达日益清晰,患者共住院23天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全面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身状态、功能状态、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及家庭条件的评估,并对丧失功能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预测,制订出各阶段详细的康复护理计划。

  2.2  积极观察病情进展  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意识情况,一旦发现患者能够做睁眼、闭眼、伸舌、握拳等动作,说明患者神志清,应抓紧训练患者进食、语言等功能,要求家属经常与患者对话,问简单的问题,同时利用各种刺激,强化患者的应答能力,让患者听音乐、认人、认数,做简易的加减法,以锻炼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思维能力。

  2.3  重点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

  2.3.1  肢体功能锻炼的原则  既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心身兼治,医患合作,又要方法有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脑损伤患者均有紊乱的思维和惰性思想,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对患者要耐心开导,指出大脑功能用则进、不用则退的基本道理,强调早期锻炼的好处和不肯锻炼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密切配合。

  2.3.2  按摩  急性期即可进行从远端至近端的手法按摩,可沿经络循行做头部、上下肢、背部按摩,对患肢按摩配合循经点穴,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的按摩手法使其放松。此法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压疮和静脉炎。如果患者在清醒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自我按摩效果更好。

  2.3.3  床上翻身训练  首先Bobath握手,双上肢上举至头顶,然后返回原位。做此动作的同时注意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同等程度旋后,其次进行Bobath握手,肘关节、腕关节伸展,向左右方向摆动上肢,用肩胛带或盆骨带带动躯干,向左右翻身,然后进行桥式运动和健侧的髋关节、膝关节伸肌肌力增强训练。以上方法应在患者清醒后进行,注意痉挛性瘫痪和松弛性瘫痪在康复活动中的不同点,根据每位患者的评估要求制订出每天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每天由少增多,训练时要强调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加强对患者的监督指导,注意动作完成的质量。

  2.3.4  下床后主动功能锻炼  让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站立,患者的双手勾住两家属的头颈,再由家属帮助搬动患腿,跨步时膝关节要伸直,身体挺直,在锻炼时对患者的微小进步要加以表扬及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锻炼时间一般每日3次,安排在补液前、补液后、睡觉前,活动量要逐日增加。出院前将具体的训练方法、训练工具作为出院康复指导重要内容传授给患者及家属。

  实践证明,应该在中风的第二时间窗即中风后1天~2周这一阶段进行积极、合理、有效的康复护理。因为关节挛缩等继发性障碍的出现或恶心是中风患者预后不良、致残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90例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观察进一步证明,及早有效地实施康复护理指导,可以减轻中风的致残率。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调动机体内部的潜能,调节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促进新的神经网络建立,调动处于储备休眠状态的神经组织发挥代偿作用,以实现神经功能重新塑造,为以后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453400 河南长垣,长垣县中医医院中风科

作者: 方立公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