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对160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皮肤试验的心理护理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诊断变态反应病,需做41针皮试(即试验性的诊断)方能确诊,因此大多数患者尤其儿童不愿接受皮肤试验。而现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又不断升高,不仅需要先进的诊治方法,更需要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连续、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接受试验性诊断。所以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诊断变态反应病,需做41针皮试(即试验性的诊断)方能确诊,因此大多数患者尤其儿童不愿接受皮肤试验。而现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又不断升高,不仅需要先进的诊治方法,更需要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连续、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接受试验性诊断。所以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治疗措施。

  1  一般资料

  我院变态反应室始建于1991年,以1991~2005年间的160例患者为心理观察对象,并进行了心理护理探讨。

  2  心理状态分析
  
  通过对160例患者的心理观察,发现他们因不同因素、环境而表现出个人差异,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2.1  疑虑心理  部分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尤其老年患者或较敏感患者、文化层次高的患者,担心自己的疾病能否治愈,对其诊断治疗中细小问题特别敏感,爱提一些问题,如解释稍不到位,便产生疑虑心理,从而不接受检查诊断。

  2.2  恐惧心理  儿童及女性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做皮肤试验须将药液注入皮内,而皮内神经末梢丰富,疼痛明显从而对41针皮试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初次来做皮试的患者尤为明显,有的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有的情绪不稳定,做皮试时因疼痛出现晕厥现象。

  2.3  互为因果的影响  做皮试(特别是儿童)疼痛时,陪护家属受到患者影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反过来又影响到患者,使其心理负担加重,导致皮试实验不能顺利进行。

  3  心理护理要点

  通过剖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共同存在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以此提高患者对试验性诊断的依从性。

  3.1  进行健康宣教,消除疑虑心理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够,要耐心聆听患者倾吐心身的不适,进行适当的劝慰。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疾病知识的宣传,态度要和蔼亲切,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艺术,避免刺激性语言,使患者感到亲切,减少疑虑。对敏感的患者,首先要热情接待,给患者一个认真负责的第一印象,在精神上给予同情安慰,向患者说明进行诊断的必要性、次数、方法,使其思想上予以重视,消除疑虑,积极配合以完成诊断治疗。

  3.2  对待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接受皮试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为敏感,故护士首先要衣帽整洁,热情亲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然后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待儿童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操作要准确轻柔,力争一次性成功。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适当讲解操作过程,在操作中与患儿可交谈,以亲切的语言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帮助患者提高疼痛的阈值。

  3.3  稳定患者陪护情绪  尤其当患儿接受皮试时哭闹,陪伴家长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影响患儿。为了杜绝互为因果的负性影响,首先是家长的情绪要稳定,因此护人员一方面积极为患儿治疗,另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使他们增强信心,做好配合工作,家长对患儿是最亲切,最了解的,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患儿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

  总之,心理护理这门学科在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 163001 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作者: 葛文艳,王红岩,刘玲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