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护患沟通的规范与技巧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各个阶段。通过沟通可以掌握患者的一些个人基本情况、病情、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能更好地制定护理措施。良性的护患沟通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了解,使患者更加信任医务人员,配合医务人员的各种医疗行为,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各个阶段。通过沟通可以掌握患者的一些个人基本情况、病情、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能更好地制定护理措施。良性的护患沟通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了解,使患者更加信任医务人员,配合医务人员的各种医疗行为,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护患沟通有许多技巧,同时也有一定的规范性,首先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理论同患者交流沟通,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患者接受沟通才是成功的护患沟通,在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规范性

    语言内容要严谨、高尚、简洁、通俗,符合伦理道德原则,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

    2  语言情感性

    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的感情桥梁,护士进入工作环境,就进入护士角色,热情面对患者,语言中充满对患者的爱心和同情心,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

    3  语言保密性

    有时护士可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情况下,要尽量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特别要注意护士必须尊重患者的隐私,要替患者保密,患者不愿陈述的内容不要追问。

    4  沟通时要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日常护理用语

    4.1  招呼用语  如“请”、“谢谢”、“对不起”、“请稍候”、“谢谢您的协助”等,对患者的称谓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呼,不可用床号称呼患者。

    4.2  介绍用语  如“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有事请找我”。

    4.3  安慰性用语  声音要温和,表示真诚和关怀,使患者听后获得依靠感和希望,并且感到合情合理。

    4.4  迎送用语  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站起来迎接表示尊重与欢迎,热情介绍负责医生和周围环境及制度。对出院患者一般不说“再见”,可说“定期复查”、“请多保重”等。

    5  护理操作中的语言沟通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时,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因为患者有权知道护士将为他们进行的是什么护理操作,护士有责任向患者进行有关方面的指导,要鼓励患者提问题,并且做出合理承诺。良好的解释能够使患者理解,愿意配合操作。

    5.1  操作前解释  解释本次操作的目的、患者的准备工作,讲解简要的方法及在操作中患者会产生的感觉。

    5.2  操作中指导  具体交代患者配合的方法,使用安慰性语言及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

    5.3  操作后嘱咐  询问患者的感觉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配合。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同时又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高尚品质,建立一种同患者彼此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和人际环境。沟通时既要有技巧又要掌握沟通的规范、时间、环境,使护患沟通起到药物治疗起不到的作用。


    (编辑:商  洁)

    作者单位: 164200 黑龙江孙吴,孙吴县人民医院

作者: 孙爱民,扬绪英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